首页 >> 延伸阅读 >> 内容

法治绘进“春耕图” 我省各地护航春耕生产

河南手机报记者魏雅琛

“买到假种子咋办?找谁索赔?”“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应该注意啥?”近日,在许昌市鄢陵县司法局组织的“送法下乡助春耕”活动现场,正在地头休息的农民朋友把普法志愿者围住,询问碰到的法律难题。志愿者们一一耐心解答,并向大伙儿讲解《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等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近期,这样的画面在全省各地接连上演,春回大地,农事渐起。我省各地各单位立足职能,纷纷走入田间地头,开展了一场法治春耕之旅,用法治护航春耕备耕。

周口市鹿邑县观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来到乡间,和农民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对春耕期间出现的土地纠纷、农资购销纠纷等问题,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司法所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各行政村发布春耕普法信息,多点发力,将法治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农家门口。

为避免假农资侵害农民权益。新乡市开展农药质量排查整治,严查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资质不全、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不到位、进销存电子台账不规范、隐性添加、无证产品、套牌产品、过期产品等问题。采用印发宣传资料、线上线下讲座、手机短信、短视频等形式,开展用药技术宣传指导,广泛普及识假辨假农药知识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要求。

“大娘,这些用过的农药包装袋,千万别乱丢,会污染土壤河水,严重的会违法,要追究法律责任。” 安阳市滑县人民调解员协会开展“春耕普法”,调解员帮助农户施肥灌溉,在闲谈中了解社情民意,普及法律知识。截至目前,共出动调解员280人次,发放法治宣传品1400余份,收集社情民意50余条,成功调解耕地、用水等纠纷10余起,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开封杞县的村民刘某怀疑自己的责任田被他人占用,多次与邻居发生争执,村委会数次介入调解都未成功。杞县司法局城郊司法所所长郑怀力得知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测量,测量数据清晰标明,刘某的耕地面积与两边邻居相差无几,当事人心服口服。为使纠纷从根源上化解,郑怀力又协同村干部在三家责任田边界处重新做了标记划分,并宣传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最终,三方当事人签订了调解协议,一场耕地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新密市来集镇村民王某到司法所反映,因其土地与邻村土地交界处的堰边倒塌,影响其农作物耕种且未得到赔偿,从而引发矛盾纠纷。经实地走访调查,工作人员发现王某承包的土地位于两村交界处,土地北侧是邻村一家企业,企业外墙为分界线。后因大雨导致外墙旁边十米长一米宽的堰边倒塌,双方因坍塌物的清理和赔偿问题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在掌握了事件全貌和矛盾焦点后,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司法所进行面对面调解,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入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耐心细致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现场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谁执法谁普法。漯河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到位置偏僻吴庄村,进田间、查苗情,在地头开起了“现场培训会”,讲解当前小麦春管技术要点,指导农户科学管理麦田,教农户识别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的技巧,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责编:魏雅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