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杨慧丽:“超长待机”的医务协调员
杨慧丽,中共党员,妇产科主任医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保健部主任。
本轮疫情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全市各家医疗机构都面临很大压力,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市妇幼健康的守护者,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了确保疫情期间妇女儿童能及时安全就诊,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保健部主任杨慧丽在院党委的统筹协调下,主动承担多种任务,扮演着多重角色,加强与全院各相关科室的沟通,多种途径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安全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就医。
超常待机 她是24时在线的“医务协调员”
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人员调度、酒店对接、核酸检测、物资调配、入院病人研判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严重超出了杨慧丽可承受的工作负荷,但她仍然24小时在线协调,每一天都是“超长待机”。
疫情发生后,许多孕产妇出行不便,在线咨询和就诊需求猛增。早在今年年初,医院就联合郑州市大数据局,在郑好办APP开通了孕产妇和新生儿医疗救助绿色通道,24小时有专班值守,创下了全国第一。十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形势逐渐严峻,郑好办APP线上求助量激增,杨慧丽就及时增派专班人员,从原来的一天2人,增加到一天6人,她把上级下发的各种防控要求和通知传达给每一位专班人员。专班人员除了帮助患者解答专业问题,解除孕产妇思想压力,还对患者进行就诊途径和流程给与指导。遇到一些居家需要紧急就医联系不上医院的患者,则会第一时间反馈到杨慧丽那里,她会通过医院120专线联系帮助患者尽快就医。其中有好几位孕妇腹痛临产因自己联系不到医院在郑好办绿色通道留言,医院的专班人员立即上报到她那里。她与患者电话对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派急救车把孕妇接诊医院顺利分娩。
除此之外,因为疫情封控、外出支援等原因,三个院区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杨慧丽主任就想方设法进行均衡调配,确保医疗安全。
勇于担当 她是医疗安全的把关人
作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医疗组组长,杨慧丽一开始就对突击队医疗组的队员们说:“关键时刻,危难之时,就是突击队亮本领、写忠诚的好机会,我们要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在这次疫情中,急救医疗资源特别紧张,很多孕产妇拨打120急救电话后找不到接收的医院和床位。
杨慧丽主任在多少个深夜接到这种电话:“老师我们是xx号救治站,我们现在接了一个封控区的孕妇,无法正常就医,您看你们那里能接收吗?”
面对这样揪心的问题,杨慧丽心急如焚。她心想,不漏掉每一个孕产妇,不辜负每一位求助者是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就是再难,也要担得起这份信任和重托。于是,她竭尽全力,克难攻坚,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并根据三个院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合理把好患者入口关,针对收治的中、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的孕产妇,力求做到分级分类精准防控。为了精准管理好每一位入院患者,她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全天24小时电话保持通畅,通话记录里显示着凌晨1、2、3、4、5、6点各个时间段的通话记录,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反而每解决一个难题,每安置一个病人,她心里都是满满的成就感。但她毕竟不是铁壁铜墙之躯,连着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她出现了严重眩晕,同时伴着频繁的恶心、呕吐。但疾病阻止不了她工作的热情,吃药调整半天后,她继续躺在床上遥控指挥、协调,没有让紧急就医的患者有半点耽搁。即使面对超出医院诊治范围的患者,她也会积极协调其他医院,及时安置好患者。
医术精湛 她是急诊孕产妇的保护神
杨慧丽不仅是能力突出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医术精湛的医疗专家。面对急诊就诊的孕产妇,她凭经验第一时间做出判断,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团队让患者化险为夷。
10月26日21点50分,一名孕妇“孕31周,下腹痛”孕妇来到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人员一看孕妇面容痛苦,一边流调,一边用轮椅紧急送至急诊医学科,这时杨主任正好在急诊科协调其他事情,见孕妇面容痛苦、脸色苍白、整个上半身虚弱的歪在轮椅靠背上,已处于休克状态,根据临床经验初步判断孕妇为“胎盘早剥”。她立即启动产科绿色救治通道,请彩超、心电图医师立刻到场,明确诊断,指挥在场的大夫护士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术前准备并护送孕妇至手术室,呼叫多学科团队立即到手术室进行抢救……到院后2分多钟将患者送达手术室。麻醉、消毒、铺巾,孕妇从进医院大门到胎儿娩出时间不到10分钟,新生儿医师团队立即进行窒息复苏,并送至新生儿科病房。术中见胎盘大面积剥离、子宫后壁破裂,术中出血约2000毫升,经过2个小时的抢救,产妇终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最终母子平安。
让每一位孕产妇都能及时就医,保障医疗安全是她最大的责任,也是她用实际行动写下的庄严承诺。
杨慧丽说:“党员就是要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紧急关头豁得出去”。在她身上,也充分彰显了市妇幼人“特别吃苦、特别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
如今,杨慧丽已吃住在医院20多天。每每和5岁的小女儿视频时,女儿都会懂事的对她说:“妈妈加油,打败病毒再回来看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