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脂肪肝需要治疗吗
“大夫,帮我看看我的体检报告吧,我检查出来有脂肪肝,没有任何不舒服,需要治疗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经常有人带着体检报告咨询。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形成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脂肪肝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大多由体检查出,那么体检查出的脂肪肝要不要治疗?
脂肪肝危害的不只是肝脏,而是全身。大多数脂肪肝由体检查出,没有任何症状,但对其发展危害很大,因此,一旦发现患有脂肪肝,切忌不当回事,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 重视脂肪肝的危害
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 该类患者若不及时减少饮酒量、戒酒,超过20%的人在10年内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虽然进展缓慢,10至20年,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不足3%;但是一旦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后,5至10年就有15%——25%发展为肝硬化。
脂肪肝不仅仅损害肝脏,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而且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只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常伴随其他代谢异常,影响患者的血糖、血脂等代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高血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常人相比明显升高,最终可导致或加快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 哪些人易得脂肪肝
1.肥胖
肥胖程度与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率及其程度均有明显相关性。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50%左右的肥胖症患者患有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患病率高达61%~94%。肥胖患者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糖尿病
一般人群脂肪肝发病率为 21%~78%,而肥胖伴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发病率更高。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的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病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3.高血脂
已成为诱发脂肪肝的最主要因素。
4.酒精
男性每日乙醇40克以上,女性每日乙醇20克以上,5年以上就可以发生酒精性肝病,其第一阶段就是酒精性脂肪肝。
5.药物
很多药物会降低肝脏代谢能力,导致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6.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7.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8.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9.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运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 重视脂肪肝的治疗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很多人体检查出脂肪肝,如果肝功能正常就不会重视,但脂肪肝持续进展危害很大。脂肪肝危害的不只是肝脏,而是全身。因此,一旦发现患有脂肪肝,切忌不当回事,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首先,应对脂肪肝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早期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进行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单纯脂肪性肝病患者可以尝试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锻炼,控制危险因素。
减肥: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在6到12月内减重10%以上,就能逆转脂肪肝,甚至恢复。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戒酒一个月,就能促进受损肝脏的恢复;持续戒酒还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罹患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也会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必须忌酒!
一旦以上治疗无效或已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则需要接受护肝药物治疗,目前的主要治疗药物为保肝抗炎类药物。脂肪肝发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就很难完全恢复了!
关注脂肪肝的预防
1.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油腻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根据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
4.保持心情开朗
忌暴怒、焦虑、抑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