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刊】青春百年,红心向党
青春百年,红心向党。百年光辉岁月,百载风雨兼程。
自1922年诞生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百年历史长河中,留下英勇奋斗的足迹。
1919年5月4日中国青年站在时代斗争前沿
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前的呐喊震惊了神州大地,赵家楼的大火照亮了世界东方的天际。伴随历史新时期的到来,中国社会舞台上开始奏响激越的青春旋律。中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在了时代斗争的前沿。进步青年是革命运动的重要主力,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共产主义小组的筹建过程中,就注意到从青年中培养和挑选预备党员的重要性。
1920年8月22日组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1920年秋至1921年春,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分别在北京、武汉、广州、长沙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当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都是秘密的,而青年团的活动却可以公开或半公开,所以,在本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这些青年团组织成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团成员的重要主体,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0-1921年各地陆续组建青年团
继上海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之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1922年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2年5月5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就在这一天,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隆重开幕。大会共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
新时代 新征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理想在拼搏中飞扬,医院广大团员、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医院中心大局工作,为医院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郑州九院广大团员青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支援武汉疫情、安阳疫情、阳城医院、岐伯山医院和全面核酸采集中有众多90后00后的身影,他们在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战士。
急诊科护士长、门急诊团支部书记陈林霞荣获“第三届郑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20年面对疫情,她毅然推迟婚期,与同事奔赴到武汉战场,成为救援队伍中的一员;郑州7.20特大暴雨,她逆行而上,和同事拼尽全力到达地铁五号线营救被困群众,用实际行动筑牢青年党员的责任堤坝。
“抗击疫情,守护生命”对于检验科CPR实验室的白莹立而言,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作为医院核酸检测中心的“猎毒人”、疫情的“侦察兵”,他直面病毒架起患者与病原学报告之间的桥梁。安阳疫情告急,他主动请缨深入气模移动方舱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检测,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冲锋陷阵、挺身而出、对抗奥密克戎病毒,展示了一名青年党员胸怀理想、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老年医学中心三病区张洋洋和社工部孔茜,在新婚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蜜月计划。张洋洋和妻子孔茜说特殊时期要回去上班,俩人一致同意,果断放弃了新婚甜蜜休假,响应防疫抗疫号召,志愿投身到工作中去。
消化科护士郭肖芳接到医院通知:“市卫健委急需一批医护人员支援郑州阳城医院”。她深知刚刚经历特大暴雨灾害的郑州防疫工作的严峻性,不曾多想,第一个报名。收拾好行囊,带着大家的嘱咐与关心,义无反顾地奔赴郑州阳城医院。
CCU的赵玉苗是个开朗的90后女孩,她总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去年郑州突发疫情,苗苗凌晨接到家人电话,爷爷去世了,当时正处于疫情阶段,她十分想回家看爷爷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但此时手机上接到了医院增援的通知,她强压着悲痛的心情和泪水选择坚守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每当在我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仿佛总能听见您说:坚持,加油,你在我心中最棒,我会一直守护着你……
心脏中心一病区的刘怡杉平日里利用无数次休息时间练习穿脱防护服,汗水一遍又一遍浸透了手术衣,我不辛苦不喊累,因为我知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面对突发疫情,她主动向领导申请前往疫区为群众排查新冠病毒。每天为了更好地完成社区分配给我们的任务,我总是在头一天结束后总结自己的不足,在第二天开始前会给自己定下目标,从最开始的三个小时770人次到最后的三个小时1000人次!当然,每次要保证数量的前提下也要严格按照郑州市最新核酸采样标准走。我为我是一名合格的“大白”感到骄傲!
核酸检测绝不只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身体和精神的考验,姑息(缓和)治疗暨安宁疗护中心弓姝桢在一次采集任务接近尾声时,突然遇到同事身体不适无法继续入户采集核酸,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选择挺身而出,重新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上所需材料,再次出发入户,继续帮同事完成任务。
他们只是郑州市九院众多青年医护工作者中的缩影……
郑州市九院的团员青年们用担当回应了时代的呼唤。正所谓“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市九院老一辈工作者的带领下青年医护人员将“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誓言根深蒂固于心,身披战衣奔向芸芸众生,用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医者的担当,用青春年华和精湛医术服务人民群众。青年向上,时代在前,身处新时代,每个人恰逢其时、重任在肩,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