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伸阅读 >> 内容

南水北调工程的十个侧面·特别报道(上)

河南手机报 05-13 13:48 责编:朱晓玲 我要分享

【南水北调·起源篇】


  北方旱地千里,南方水草丰盈。只要从北到南走一趟,就会清晰地感觉到这种强烈的反差。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南部的1500毫米以上,向西北递减至50毫米以下。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而耕地仅占全国的约40%,黄、淮、海河地区河川径流量只占全国的6.5%,耕地却占全国的40%。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南水北调——这个志在改变大自然固有格局的设想,为什么会让许许多多的人魂牵梦绕。


  ◆一个伟大的构想——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的梦想发轫于一个伟人对水的忧患和思考。

  1952年,毛泽东到黄河边考察。他曾热情洋溢地吟唱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浪漫词句,现在滔滔东逝的黄河又让他奔涌出怎样汪洋恣肆的灵感呢?

跟着毛主席的足迹看黄河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

  毛泽东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这番话如诗如梦,影响着关注南水北调的人们。

  次年2月,毛泽东乘“长江”舰由武汉去南京。他问随行的水利专家林一山:“北方水少,南方水多,能不能把南方的水调一部分到北方?”林一山回答:“可以。”

  “你研究过没有?”“没有。”“为什么?”“我不敢这么想。”

  毫无疑问,毛泽东提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新课题,是水利专家未曾想象的领域,这让越来越多的水利工作者兴奋和痴迷。

  在水利部门数年的勘测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水汉水济黄和引黄济卫的问题。同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指出:“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是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黄、汉、海河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专家称,这是现有资料中最早出现“南水北调”的名词。


【南水北调·他山篇】


  其实,考察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就会明白,南水北调的宏大设想决非横空出世,实乃应运而生。

  人类早期依水而居,大江大河成为文明的发祥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资源多样化,人类逐渐开始调配水资源,调水的规模越来越大,一直发展到长距离、大水量的跨流域调水;同时,调水工程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川西著名的都江堰将岷江干流丰富的水源引入内江灌溉农田,属一个成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守李冰主持创建了都江堰,工程具有灌溉、防洪、航运、漂木等综合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现有岷江水已穿过沱江流域向东延伸进入嘉陵江流域,灌溉面积也由解放初期300多万亩发展到1000多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相继实施,如广东东江向深圳、香港供水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资料表明,长江及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向海河及淮河流域的年引水量已近200亿立方米。

  国外已建成大量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加拿大北部多水,南方多人,据1980年统计,全国有54处调水工程,年调水量达1000亿立方米;美国主要在加利福尼亚从北部多雨区往南部干旱区调水,建成的两处调水工程,年调水量100多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篇】


  经过多年研究,南水北调形成三条线的规划格局,即从长江上游引水到西北地区的西线,从长江中游引水到华北平原的中线,从长江下游向北引水的东线。

111.jpg

  ◆西线工程


  黄河之水天上来吗?不,西线要创造奇迹:让黄河之水长江来,将中国两条最大波斯湾——长江和黄河的上游联结起来。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间,规划了5条线路。引水点选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最大可调水量200亿立方米。西线工程地处海拔3000~4000米,要穿越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不可避免的是开山凿洞,规划中最长的隧洞约400公里,最短也有24公里。


  ◆中线工程


  以解决京津华北用水为主要目标,从水天一色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经南阳、郑州,穿黄河,过石家庄,直抵北京玉渊潭,长途奔袭1245.6公里;其间在河北徐水县分流天津,天津干渠长143.6公里。由于丹江口水库出水口高程比玉渊潭高程高近100米,这样引水渠道全线可自流输水。


  ◆东线工程


  利用开凿于隋朝的大运河提供输水通道。东线从江苏江都三江营,抽长江水进入大运河,再逐级提水北送,主要为山东、江苏地区补水。年均调水量118~186亿立方米,全线长1150公里。

  三条线的可行性研究由黄河水利委员会、长委等部门负责。由于工程规模大,施工期长,有许多技术和环境变化问题需要研究,成千上万的水利工作者为此耗尽了心血。

  专家认为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合理的供水范围,可互相配合,根据我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分期开发。

  相比之下,中线因水质优良而被人们看好。经监测,丹江口水库按国际《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综合评价达到Ⅰ类水标准。中线另一个优势在于:地形条件有利,全线可自流供水。但是,中线工程充分调水的前提是加高丹江口水库的大坝,这涉及河南、湖北20多万移民,除了增加投资外,还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令人担忧。


【南水北调·建设篇】


  水脉融合,润泽神州,南水北调连通的是中华文明两大母亲河。同舟共济,人水和谐,南水北调凝聚起几代人强大的中国梦。从1952年提出“南水北调”,到近在眼前的全线通水。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个汇聚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心血的世纪工程,走过了62年漫漫征途。


  ◆从纸上谈兵到走向现实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的规划,同时决定动工兴建丹江口水库。同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经历了大会战到暂停施工又到复工分期施工,1974年,命途多舛的丹江口水库终于竣工,坝高162米,蓄积起100多亿立方米的巨量水体。这意味着,南水北调迈出了走向现实的第一步。

  1980年7月,邓小平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详细了解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技术和安全问题。


  ◆困扰中国十多年的艰难抉择


  然而,要把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宏伟蓝图全部变为现实,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需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更需要强大国力的支持。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不过2500多亿美元,同步兴建如此大型的水利工程是不切实际的。

  该如何抉择呢?西线虽然最短,但山区较多,工程量大,投资总量和建设难度甚至远超三峡,所以,西线上马在当时看来是遥不可及的。而就当时的国力而言,东线和中线也只能两者选一,谁先谁后,这道选择题整整困扰了中国十多年之久。


  ◆严峻的现实催生全社会的共识


  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南沿海地区快步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土地大量被占用,南方粮食减产。昔日的“南粮北运”正悄然转变为“北粮南运”。但我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黄淮海地区等粮食主产区缺水严重,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带来了阵痛,北方一些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尤其是北京,这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三分之二的用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致使城区地下水位下降了近40米,而天津、保定、邯郸、新乡、安阳等城市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世纪构想逐步实现


  经历近30年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国力的提升使那个困扰中国十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

  1999年6月,江泽民考察黄河时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由此南水北调正式进入总体规划论证阶段。

  2002年12月27日,朱镕基宣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同时动工兴建。

  2011年,胡锦涛和温家宝先后登上丹江口大坝进行视察。

  2012年春,丹江口水库库区百姓辛喜玉参加全国“两会”时,将一杯丹江口水库的清水送给李克强,她说,请全国人民放心,库区老百姓会永远守护这一湖清水。

  2012年12月30日,中线穿黄工程隧洞主体工程完工。

  2013年5月,中线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全面完工。

  2014年2月25日和4月4日,习近平两次询问南水北调工程进展情况,对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希望建设者们能再接再厉,优质高效完成后续任务,造福人民。

  南水北调,这个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智慧和血汗的世纪工程,终于一步步从构想成为现实。


【南水北调·移民篇】


  南水北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水利工程。南阳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

blob.png

  从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工建设,到今天“一泓清水送京津”梦想成真,淅川县近40万移民群众为了库区建设和水质保护,抛家舍业、背井离乡,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在实践中形成了“大爱报国、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淅川移民精神。淅川也成为中国水利移民第一县。


  ◆淅川县共移民近40万人


  据了解,为了丹江口水库建设,从1958年到1978年,淅川县先后分六批迁出20.2万人。2002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开工后,为了保证丰富水源,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由原来的162米提升到176.6米,淅川县需要再次被淹没的面积达144平方公里,搬迁人口16.2万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淅川县九重镇党委书记徐虎以参与者、见证者的身份,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南水北调大移民那些玩命的日子。

  中国人向来安土重迁,淅川当地的老百姓更不想离开自己辛苦打拼筑成的家。于是,徐虎天天拉着村支书给老百姓讲南水北调的相关国家政策。与此同时,他的老母亲和两个弟弟已走在搬迁大军的队伍里。


  ◆10名干部在移民过程中殉职


  中国的百姓是明大理的,中原的农民更识大体。一旦明白了国之大是,淅川百姓的坦荡胸怀、无私大爱展露无遗,搬迁工作陆续开展起来。

  然而搬迁工作的任务又是繁重的,这涉及千家万户未来的幸福。令人肃然的是,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却有300多名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100多名干部因公负伤,10名干部倒下牺牲。


  ◆请记住这些事、这些人的名字吧


  2011年6月16日,是淅川县上集镇白石崖村移民搬迁装车的日子,凌晨三点多,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原副所长王玉敏骑自行车,赶到20公里外的移民现场。中午,气温高达摄氏40度,患有严重肺气肿、浑身浮肿的王玉敏不顾医生的叮嘱,进进出出帮着移民抬家具、搬木头、扛粮食,一直忙到下午两点才吃上午饭。第二天清晨4点多,他又骑着自行车来到移民搬迁现场。所长王智红心疼地责备:“王玉敏,你不要命了?!”没想到竟一语成谶,王玉敏说“没事”的回答,成了他最后的告别。

  和王玉敏一样,永久长眠在移民搬迁工作中的还有: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组长马保庆,香花镇白龙沟村组长陈新杰,上集镇魏营村组长魏华峰,香花镇柴沟村党支部书记武胜才,九重镇桦栎扒村党支部书记范恒雨,上集镇政府干部李春英、刘伍洲,滔河乡政府干部金存泽,淅川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马有志。

blob.png

  ◆无言的丰碑


  倒下的人,不能和战友一起分享通水一刻的喜悦了,但是国家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事迹和精神,在中国水利史上树起了一座无言丰碑。

  最近,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在听了淅川移民精神报告后十分感慨地说:“像淅川人那样,在需要承担国家责任时,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才能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才能实现中国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