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伸阅读 >> 内容

2020年度“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翟建祥

省扶贫办 02-01 14:10 责编:刘晓帆 我要分享

  翟建祥同志是一名转业军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土地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始终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十余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喜欢挑战,敢迎困难。退伍后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故乡,希望在这片热土上施展抱负。

  一、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扶贫项目

  立志创业,扎根农村。结合家乡祥符区多年红薯种植的历史, 2014年他开始尝试优质红薯种植,期间,他曾多次赴外地考察, 了解红薯的价值和效益,当时适逢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指示,全国上下掀起脱贫攻坚工作高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希望在青春岁月里, 能抒写不平凡的故事。

  为了让贫困群众脱贫,他尝试让在家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通过红薯种植脱贫致富。2015年,他注册成立了建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带领 47户合作社成员,年种植红薯 2千多亩,年产红薯两千多万斤,为每个社员带来了每年 5000元以上的收入。仅通过红薯种植一项,当年就实现 26户贫困户脱贫。面对这样的结果,更加坚定了他扩大以红薯高效种植带领贫困户一同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挖红薯潜力,多渠道带动扶贫

  小事易做,大事难成!眼前的成功,只代表他选准了方向, 离带动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还有不小的差距。合作社红薯种植项目成功后,为了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综合效益,经多方考察论证,他发现红薯育苗也是红薯产业链当中收益较高的一环,于是他带领群众搞规模化红薯育苗。2018年,他注册成立河南泳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封市通许县孙营乡北孙营村和沟西赵村,实施红薯种苗培育产业扶贫项目。当年带领农户发展温室大棚培育红薯苗 100余亩,累计生产销售脱毒红薯种苗一亿株。该项目吸纳 48贫困户在育苗基地上班,通过劳务输出,每户贫困户每年获得了 6000元以上的收入,这些贫困户当年就实现了稳定脱贫。

  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彻底减小群众投资风险问题,他创新种植发展模式,采取“你来种,我买单”的形式,免费将红薯苗发放给贫困户种植,合作社全程技术跟踪指导,红薯成品后兜底回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高端品种红薯,并由公司提供保底价统一回收,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有了 2018年春夏红薯种苗培育项目的成功经验,2018年秋季,在通许县委、县政府以及朱砂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在朱砂镇斗厢村投入二百六十余万元建设脱毒红薯种苗培育温室大棚 77座,总占地面积一百余亩。该项目作为红薯产业扶贫的龙头项目,吸纳斗厢、板张庄、陶庄、石岗等周边村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带领贫困户通过红薯种苗培育和红薯种植实现尽快脱贫致富。为促使斗厢村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解决村集体脱贫攻坚战中的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产业扶贫奖补资金作为斗厢村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无论赔赚都按照分红协议,以投入资金额 10%的资金,每年向斗厢村委缴纳 5.39万元的资产收益金。贫困户通过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每年每亩可以获得 800 元的土地租金收入。到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每人每年可获得劳动收入 6000元以上。对于斗厢村无劳动能力的 13户贫困户,每年为他们提供 1000元的生活补助金。实现了产业反哺村集体和贫困户,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三、瞅准机遇,及时延伸扶贫产业链条

  为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巩固脱贫成果,2020 年他们利用自有资金并整合乡村振兴一期资金,投资 700余万元,新建朱砂镇脱毒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目前该产业园正紧锣密鼓建设中,计划 9月下旬建成投入使用。该产业园占地400多亩,拟建大棚 150座,其中连栋棚一座,计划打造一座集“标准化组培实验室、产品展示、仓储”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红薯育苗、种植、加工、储藏为一体。该产业园以“村集体+公司+产业园+农户(贫困户)”的带贫模式,可有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可带动 5个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贫困户持续增收,真正实现“零风险,稳受益”。

  在这期间,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上的担子变重了、角色转变了,由一名以前带领一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头人,变为一名为全镇产业扶贫工作的负责人,这一转变对他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那就是一村富不算富,全镇富才算富。看到贫困户丰收后发自内心的笑脸,他更加坚定了最初的选择,这片土地就是他梦想出发的地方,这里有他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他的根在农村, 他的心也留在了这里。为此,他一直努力着、奋斗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