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伸阅读 >> 内容

50位青年学者获2020年“科学探索奖” 其中7位为河南籍学者

河南日报客户端 11-16 16:11 责编:马亮亮 我要分享

  让科学成为时尚,让创新成为年轻人的追求。11月1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0位国内科学家携家眷走过红毯,聚集在2020年腾讯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他们是本届“科学探索奖“获奖者,每人将由腾讯公益基金会拿到300万元奖金。本届获奖者的平均年龄约40岁,最年轻的获奖者仅30岁。

  其中,获奖的河南籍科学家有7位,他们是: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二涛、

  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张远波、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鲁巍、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

  浙江大学教授罗坤、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魏运。

  他们的科研方向涉及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能源环保等领域。

50位获奖人

  


  11月14日,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九大领域的50位获奖人依次从饶毅、潘建伟、邬贺铨、程泰宁等发起人手中接过奖杯,继续他们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无人区”的征程。

  “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者每人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

  当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四百多名“科学探索奖”主办方、发起人、评审委员会成员、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和机构媒体代表济济一堂,共同见证50位“科学探索奖”得主捧起奖杯。

  三位获奖者代表分别以“逐光”“有恒”“无界”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路上的学思历程。

  其中,河南籍学者、今年39岁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院长魏勇,是当日首位登台演讲者。他长期研究的领域,是行星宜居性演化、行星大气逃逸等方面,并提出“地磁场倒转—大气氧逃逸—生物大灭绝”因果关系链假说。

  据了解,“科学探索奖”在评选过程中重点关注四个因素:独立性、创造性、变革性和可行性。相比起过往的研究成就和学术地位,评审委员会更看重申报人本人及其研究方向的未来潜力,鼓励自由探索。

  “科学研究对我们去克服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极为关键。尤其对年轻科学家早期科学研究的鼓励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探索奖’的发起人做得非常出色。”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本庶佑教授(Prof. HonjoTasuku)在致辞中说道。

  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挣脱现实生活的“引力”,助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正是“科学探索奖”设立的出发点。

获奖名单

  本次获奖人名单较去年更为多元化,其中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中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而在港澳地区首次放开申请后,亦有3位科学家获奖。

  “第二届评奖工作坚守原始的定位,在所有原则的落实上,都做到了不断优化和完善:奖项申报‘不唯出身’的原则得到有力贯彻,‘面向未来、聚焦青年’的定位得到很好体现,评审的回避制度收紧,良好的评奖风气得到维护。”“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表示。

  今年,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800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13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和100多位发达国家的院士参与,充分体现了科学界前辈帮助青年人的殷殷之心。

  早在2018年初,“科学探索奖”组委会在征询各方意见中就了解到,许多科学领域的创新发现,往往来自学科交叉后迸发出的灵感与合作,学界普遍希望出现更多民间交流平台,丰富创新的土壤,浓厚社会的科学氛围。

  为此,“科学探索奖”将为青年科学家搭建跨学科互动交流的平台,还将举办重大主题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同时规定在受资助期间,获奖人还需按要求向评审委员会定期提交年度科研进展报告,并担任科学传播大使,定期出席必要的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

  


人物丨获奖的河南籍科学家都有什么功夫,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们!

  中国“深空”科学家

魏勇(右一),1981年生,驻马店平舆县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在昨日下午颁奖典礼上,魏勇是第一个演讲者。

  这位河南籍80后科学家,师从中国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万卫星,参与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科研工作。

  在今年7月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魏勇作为参与者,在被问到了“人类为什么会探索火星?”

  他给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回答,“人类对行星探测的热情,源于好奇心的驱动。而这个好奇心,主要是来自于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考:我们人类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

  不过,更现实的问题依旧是当太阳演化到老年期的时候,会变成红巨星,甚至可能会膨胀到地球的轨道,让地球不再宜居。

  显然,魏勇是“移民火星”的支持派,并已为此付诸实践。

  他说,国外的火星探测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大概领先国内了50年。在这一代的科学家奋起直追的同时,魏勇还鼓励少年人追寻太空梦,致力于中国行星科学教育的未来。“建设中国第13个一级学科——行星科学,建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行星科学教育体系,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尽快完成的一个任务。”

  庄稼的“倾听者”

王二涛(左一),1979年出生,河南开封人,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0年科学探索奖生命科学类,全国共5人获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是其一。

  王二涛直言,骨子里就是河南人,所以对庄稼有先天的亲切感。“我是农村出身,见惯了玉米、大豆等庄稼,觉得很亲切。”

  2012年,王二涛由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读取博士后,此后便成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17年,王二涛团队发现了脂肪酸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体系中碳源的主要传递形式,推翻了百年来教科书中的“糖”理论。并且这一成果被收录进了《自然》杂志。

  王二涛团队提出证据,证明植物提供给真菌的主要的含碳营养物质是脂肪酸,而非糖。王二涛研究员形象地描述这一过程为,真菌更喜欢“揩油”,而非吃糖。他认为,这一发现或将改变人们关于植物真菌病害的应对之道,有望应用于绿色农业。菌根共生的应用有助于培育、筛选新的作物品种,以提高有益真菌的共生。

  全球新材料界的大咖

张远波(左一),1978年出生,河南信阳人,现任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张远波的研究领域是实验凝聚态物理。这包括,研究在石墨烯中相对论效应对电子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反常量子霍尔效应(quantum Hall effect)、准自旋物理(pseudo-spin physics)等等。这听起来相当高深。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以sp²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科学发现是讲求时效的,只有第一个做出发现的人才会被承认。”张远波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他在做研究中遇到的的曲折。但越挫越勇才是科学家“标配”,张远波在科研的道路上有他自己的坚持和更弘高的目标。

  “虽然我们从事的是基础科研,但它的另一面则是创新应用”,张远波以一种新型二维材料——黑磷为例做了进一步说明。“黑磷与石墨烯一样是单原子层,而且质量很好,这样的材料就可以发挥很大的实际用处,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

  物理“神童”

鲁巍(右一),1977年生,驻马店遂平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

  “基于激光等离子的加速器与新型光源”,是当前发展迅猛的国际学术前沿领域,有望将大规模加速器和光源缩小到普通桌面规模,为激光与加速器的应用带来革命性变化。在该领域,鲁巍是全球同业界公认的领军人物。

  初见这位国际知名的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没想到他竟如此的年轻。虽然研究的是深奥的物理,但他却没有给人那种严肃、高冷的感觉,丝毫没有“架子”,非常和蔼、健谈,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梳着辫子的他很有艺术家的范儿,不认识的人第一次见到他多半会误以为他是搞艺术的,而不会想到他是一位研究高深物理的科学家。

  鲁巍从小就喜欢看书,对数学和物理特别感兴趣。他上高中的时候,就自学了大学的微积分、物理等课程。1994年,17岁的鲁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因此在家乡被称为“神童”。

  2001年 ~ 2010年,鲁巍在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博士、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11年,他再回清华大学,开启了科研和教学。归国之后就从零开始建设了世界一流的激光等离子体物理与先进加速器技术研究团队和科研平台,领导团队在超低能散激光尾波加速和尾波结构超快电子探针等实验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突破。

  人类基因组“暗物质”解码人

陈玲玲(右一),1977年出生,河南商丘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11月14日,在“2020年腾讯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河南籍科学家陈玲玲是第一位登台领奖。

  陈玲玲主要研究方向为长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和干细胞,主要研究哺乳动物细胞中lncRNAs的功能调控,并着重研究其与细胞核亚结构的形成和对人源胚胎干细胞(hESCs)的命运决定的调控。这被称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她即是该领域的中国“解码人”之一。

  初见陈玲玲时,很难把眼前这个爱笑的大眼睛女子和“科学家”对应起来。“RNA(核糖核酸)的世界真的很有趣,原来以为它们长得一个样子,像一根长链……”她一开口,就把复杂的生命科学难题讲得饶有兴味。但是,一般人是真心听不懂。

  要不要走孤独且寂寞的科研路,这个河南商丘姑娘早年并没打定主意。她说,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上学时,她是一边读生物医学博士,一边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读完商科后,她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研究前者。她的理由是,RNA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未知世界,是基于想象力和研究对未知世界进行发掘。相比商科对已有知识的转化而言,发现未知世界更有吸引力。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17年,陈玲玲入选为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所(HHMI)国际研究员;曾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协会杰出青年研究员奖等,现今担任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作为一个女性科学家,陈玲玲认为“科学创新无国界之别,无性别之分。”但在现实生活中,女科学工作者往往要付出更多代价和努力,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大气层”的卫士

罗坤(右一),1977年出生,河南信阳人,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罗坤教授拿到了本年度的能源环保领域奖。

  十多年来,罗坤一直在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从事能源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多相流动和燃烧的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工作。这包括,化石燃料的能量转化、灰霾污染物的传输、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在内的十多项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在第三十三届国际燃烧会议上,罗坤发表的论文荣获杰出论文奖(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这也是中国大陆学者首次在该重要国际会议上获得此奖。

  43岁的教授罗坤心中有一个偶像,那就是他的导师岑可法。从本科院校考入浙大,他追的就是岑可法这颗“星”,即使后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被校方挽留,他依旧决定回国追随岑可法。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起了关键的作用。现在我也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可以像我的导师一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是罗坤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学生的殷切期盼。从2005年担任本科生班主任起,罗坤都用心为学生上课,细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神秘”的交通建筑科学家

魏运(右一),1982年出生,河南濮阳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2020年科学探索奖“交通建筑”大类,80后河南籍科学家魏运登台领奖,成为了获得该奖项的国内5人之一。

  2013年至今,魏运担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也是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