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开篇点题“黄河” 战略! 看大数据专家给建议

河南手机报 01-11 16:43 责编:杨致文 我要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111170654.jpg

 1月10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代省长尹弘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被置于报告开篇位置,并在文内进行了更多具体部署。

 在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之际,河南手机报记者专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大数据科学研究院的王军院长。希望他在读过报告之后,从自身专业出发,谈一谈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微信图片_20200111164108.jpg

◆现状:沿黄流域跨度大 生态环境十分复杂

 据王军院长介绍,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按照2016 公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黄河流域涉及有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沿黄流域有复杂的动植物区系和丰富的种类,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沿黄流域跨度大,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也面临着不同的生态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水资源合理调度、水污染、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补偿、大气环境、土壤污染、水循环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沿黄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适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系统平台来及时、全面、准确地解决监测、预警、调度、调控等问题。

  

◆建议: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

一、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加强组织保障

建议由黄委会牵头成立统一协调机构,负责流域统一规划、监测和智慧化调度管理等工作,区域根据各自特点配套成立工作小组分区施策。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系统监测、治理等工程,保证上游“中华水塔”稳固、中游水土保持与污染治理有效,下游保护工作与生态宜居相互促进的整体格局,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做好沿黄流域生态环境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

建议发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无人机、大数据方面的已有设备资源、技术资源、研究资源等优势,联合中科院、航天、航空、电科等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协同发力,做好沿黄流域生态环境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

三、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星联网等技术构建沿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全域一张网

发挥郑州航院在无人机研究方面的优势,联合河南省“高分”应用中心,综合利用国家“高分”航天遥感信息和“郑航一号”为代表的有人、无人航空遥感手段,结合地面、水面的固定或机动信息采集节点,共同构成一个全流域、全时域、全要素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以天基光学、红外、雷达遥感手段综合,多光谱、多极化周期性大面积生态环境监测为基础,空基无人机、有人机月、周、日详测为骨干,地面环境监测、区域河道水体监测节点为支撑,机动巡察力量为补充的一体化网络化立体监测大数据体系,为开展流域内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联防、联治,林草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监测评估,农作物土壤墒情预测和水资源集约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沿黄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全域一平台

以郑州航院大数据科学研究院为主体联合相关研发企业,根据总体规划,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沿黄流域相关的国土资源数据、环境水利数据、农林作业数据、人文社会数据等的时空统一编码,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在线汇聚、在线监测、在线处理、在线调度、在线融合、在线分析、在线发布等功能,为实现沿黄河流域“全线一盘棋”的水资源保护、大气水体污染防治、产业布局规划、交通治理、环境治理、应急指挥等提供大数据服务。

五、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大数据平台的安全协同多应用系统

依托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系统应用系统。围绕流域内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的养护修复等方向开展专项应用研究,实现资源统筹规划,危害预测监测和定制化应用服务;围绕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等方向开展专项应用研究,实现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测,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置的联防、联治;围绕水源地涵养、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专项应用研究,实现流域内干、支流的水资源预测评估,农田用水需求预测评估和农作物的精细化植保作业应用;围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向开展专项应用研究,实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全流域产业整体规划设计,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