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驻村第一书记都是咋干的 全省人防系统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言摘编(三)

省人防办 08-22 21:09 责编:张平 我要分享

两脚沾泥无怨无悔

  我是2015年8月到三门峡灵宝市焦村镇尚庄村任第一书记的,三年多来,根据市人防办的统一部署,我认真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誓言,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立足村情谋发展,多措并举干实事,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村民的生活水平由2013年确定为省级贫困村时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增长到目前的5500元,64户贫困户220人全部脱贫,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我个人也先后被灵宝市焦村镇政府、灵宝市扶贫办公室、灵宝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一)逐户摸家底。尚庄村地处衡岭原上,全村305户,1029口人,前些年村民靠传统栽植苹果当摇钱树,后来因遭品种淘汰和树龄老化等原因,完全靠天收的种植业一蹶不振。风调雨顺,全年人均收入1000元;干旱雨涝,一年辛苦白干。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吃水也都成问题,这就是尚庄村以前的真实写照。我开始了一家一户走访,每到一家,我都不忘宣讲党的好政策,同时详细记录各家的基本情况,人口、房屋、收入,两个月下来弄清了全村三百多户的全部情况。

  (二)挨家建档卡。通过这一轮的走访,认真对照省委市委要求,深刻感受到扶贫任务还很重、问题还很多,特别是当前群众对于扶贫工作的一些意见、议论,根子还是对贫困户纳入的标准有看法、有误解。因此,我带领村“两委”对前期的精准识别推倒重来,一定要把扶贫对象进出账算得清清楚楚,制定并完善具有本土特色的《贫困户帮扶档案》。帮扶档案由原来的3页纸变成了“5表1志1书”,涉及内容由30多项变成了80多项。经过我和村“两委”“一户一档”逐个核查,将每个贫困户的佐证材料全部归档,实现了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与扶贫工作情况 100% 精准对接。

  (三)理清尚庄村发展新路子。走访建档立卡结束,看着几天来的工作记录,我五味杂陈、思绪万千,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在心。我也是农民的儿子,儿时的经历一下子鲜活起来,从那一刻,我立志要改变尚庄村的面貌,尽我所能帮助这个小山村摆脱贫困,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经过反复调研,最终和村“两委”就尚庄村的发展达成共识,关键是要培育适合村里的主导产业,激发干群内生动力。我主持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了“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总体工作思路,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较好地走出一条符合尚庄村发展实际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一)扭住党建核心筑强堡垒。我第一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村党员干部大会以及村党课,人员都没有到齐,活脱脱的再现“公章随身带,会议流动开;晴天大树下,雨天支书家”的情形,看到如此落后的村组织,我没有气馁,相反更加坚定了抓牢抓严抓实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抓住驻村“两委”换届契机,下大力气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使之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二)发挥支部作用引领脱贫。工作实践中,我们扭驻村“两委”和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推行村干部“岗位到村、阵地到组、责任到户、服务到人”制度,严明第一书记和全村党员干部“五不准”工作纪律,实行“七种情形”召回,同时将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和各项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了“严管厚爱”。村里一批德才兼备、作风务实的干部在村组担当起脱贫攻坚唱主角的重任,从退休老支书到退伍军人,从党员先锋到外出能人,有的下派到村,有的包联到户,尽锐出战,一举扭转了村支部建设的被动局面。

  (三)着眼长效长久狠练内功。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认真当好全村学习教育的带头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教育引导村里每一名党员。2015年8月至今,我们先后召开大小会议90余场次,现场培训参观15次,参会群众1500余人次;组织党员观看远程学习教育30余次,培训800余人次,培养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同志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同时,村“两委”每年表扬1至3个脱贫攻坚“十面红旗”党小组、3至5名脱贫攻坚“十星级”共产党员,形成“对照榜样学、跟着标杆做”的氛围。另外,加强监督管理,刀刃向内,精准靶向,全面从严审计每一分扶贫收支,形成强力震慑。

  三、谋项目、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

  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带动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提升了,“输血”变为“造血”,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

  (一)实施产业项目扶贫。帮助64户贫困户制定了脱贫措施;投资41.6万元,实施苹果、香菇代种代养项目,使64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共持续三年时间;投资51.2万元,实施温氏产业项目扶贫,使64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600元,共计15年;投资300万元,建设300KV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尚庄村入库项目6个,项目资金2310万元;投资3万余元,开展电商产业扶贫,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尚庄村的灵宝苹果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

  (二)实施金融项目扶贫。64户全部享受金融项目扶贫。目前全村16户贫困户于2015年底稳定脱贫,13户贫困户于2016年底稳定脱贫,7户贫困户于2017年底稳定脱贫,剩余28户每户都至少有两个项目覆盖,今年年底前可全部实现脱贫。

  (三)实施兜底扶贫。为实现“扶要扶到心坎里,帮要帮到点子上”这一目标,针对特殊贫困群众,努力为其争取社会兜底扶贫,让每一个困难户都得到应有的民生保障,让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四、补短板、惠民生,建设美丽乡村

  (一)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几年来,尚庄村村民最期盼的是打通祖祖辈辈吃水、用电、修路难的“最后一公里”。带着这一期盼,我多次到相关部门协调,筹措项目资金211万元,打深水机井2眼,改善了农业生产用水条件;多次到水利局协调项目资金44万元,实施尚庄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争取资金53万元,改造生产道路3800米,方便了300多户群众田间耕作与出行;争取移民项目扶持资金38万元,为尚庄村硬化村内主干道816米;与供电部门协调资金53万元,实施了农网改造项目,惠及全村305户1029口人,尚庄村的人居环境在没有破坏青山绿水的同时,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积极争取、筹措资金1936.4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村文化舞台、村卫生室,改善了群众医疗条件;解决了村委会90张办公桌椅、4台办公电脑,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机、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用品,并将各类制度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部面貌焕然一新;多次到某部队协调,为村里贫困户送来了米面油及被褥,还为村捐赠了价值8000余元的篮球架一幅,部队还答应等村文化广场硬化好后再捐赠健身器材一套。

  (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妍香满园。从2015年8月到尚庄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我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就连春节都是留在村里和乡亲一起度过的。三年来,与“两委”班子朝夕相处,并肩战斗,和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群众吃住在一起,与尚庄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和全村的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我把自己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尚庄村人。(灵宝市人防办驻村第一书记 田红宾)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