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取经玄奘为啥不抄近路?

大河报 07-14 01:35 责编:黄威风 我要分享

p21_b.jpg

玄奘画像

p24_b.jpg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峰

 玄奘取经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件宗教大事。他前后历经19年时间,学遍了天竺当时的大小乘佛教等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玄奘和他的弟子还翻译出佛典75部、1335卷,在十二卷《大唐西域记》中,记述了他西游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山川、物产、习俗等。

 至于明朝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则是用通俗化的语言向世人通俗易懂地普及玄奘壮举的一本读物,图个乐就好,别当真。

 在学习了解玄奘取经的过程中,其中有很多有意思却不被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例如,玄奘取经其实是源于一次“偷渡”,这是为什么?而在现代地图上看他取经的路线,却是绕了一个很大的圈,这种舍近求远的行为,又是为哪般?

 玄奘取经是奉命还是“偷渡”?

 在《西游记》中,唐太宗为唐僧的西行取经搞了一个风风光光的送行仪式,不仅亲自到长安城外送唐僧出发,赐予紫金钵盂,还认唐僧为“御弟”。但在真实历史中,玄奘的取经可真没经过官方授权。

 在讨论玄奘“偷渡”之前,先来关注一下他为什么要去遥远的天竺取经。玄奘俗名陈祎,隋朝末年出生于洛阳缑氏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历史记载,玄奘的高祖陈湛,做过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曾任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祖父陈康,是北齐的国子博士、礼部侍郎;父亲陈惠,州郡举孝廉,授陈留、江陵县令。玄奘之母宋氏,是洛州长史宋钦的女儿。

 由于父母双亡,年少的陈祎来到洛阳净土寺学习佛法,十三岁正式出家,法名玄奘,在打下深厚的佛学基础后,玄奘越来越觉得现有的经典已无法解答当时中国佛教中的种种纷争和歧义。当时,印度那烂陀寺僧人波罗颇伽罗蜜多罗在长安兴善寺译经传法。玄奘知道在天竺有一个藏经无数的佛教最高学府,“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当然,玄奘并没有一开始就抱着“偷渡”的心思,他向朝廷上表,请求准许他西行取经。但在唐朝武德到贞观初期,北方的东突厥汗国与西突厥汗国都处在强盛时期,玄奘西行的路线更是同时处在东西两大突厥汗国的共同威胁之下,唐朝当时在西部边关修建了大量的军事防御设施,严格管制出入的人员,即当时的“禁约百姓、不许出藩”。玄奘西行的申请被上面驳回,但决心已定的玄奘决定“偷渡”出境。

 公元628年,也就是贞观二年,当时29岁的玄奘开始了自己的取经之旅。

 路走得虽然绕却很聪明

 翻阅玄奘取经路线图发现,他当年从长安出发,路过天水、兰州、武威等地,从玉门关经新疆后,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才到达印度,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他是在取经的路上画了一个圈啊!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难道玄奘当年不认识路,一路跌跌撞撞走到哪儿算哪儿?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到印度一共有四条路,第一条就是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从中亚进入印度,中国和欧洲的商旅团队多走这条路,更重要的是东晋高僧法显曾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印度并成功取经,玄奘选择这条道路的理由显然很充分。

 第二条是沿着文成公主入藏的道路到达拉萨,然后翻越喜马拉雅山。从现代地图上来看,这是一条最近的道路,但你让玄奘去翻喜马拉雅山?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就算他不知道喜马拉雅山的存在,当时也并没有中原人通过这条路成功进入印度。

 第三条路,是通过今天的云南地区,经过缅甸进入印度,但这在当时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上,从来没有人实现过。什么?你说茶马古道?那是唐肃宗时才逐渐兴起并兴盛起来的,玄奘时期这条道路还没有成型,因此通过的危险性很大。

 还有一条是走海路,这也是法显大师的返航路线,但玄奘为什么不选择走这一条路呢?原因很简单,他是偷渡出来的,没钱坐船。

 虽然选择了一条成熟的道路,但旅途依然艰险,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大唐西域记》中,后人得知,玄奘一路历经了九死一生的考验。从高昌离开以后继续向西,经阿耆尼(焉耆)、屈支国(库车)、跋禄迦国(阿克苏),又翻过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雪山,走出今日中国的版图。“其山险峭,峻极于天。自开辟以来,冰雪所聚,积而为凌……加以风雪杂飞,虽复履重裘不免寒战。”“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馁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

 公元643年,在外漂泊15年的玄奘终于开始动了回国的心思。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原路返回,而是沿着恒河向西北出发,经过印度河上游,经过今天的阿富汗,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新疆,随后经历莎车、疏勒、叶城、和田、若羌等地到达罗布泊地区,再经过敦煌,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

 玄奘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路线返回?这肯定不只是“观景不走回头路”这么简单,但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另外还有很多谜等待后人解开。比如史料虽记载玄奘取经后途经帕米尔高原,但他走的具体是哪条路?从哪个山口翻越的?你们知道吗?

 翻译佛经“五不翻”至今仍影响后世

 公元645年二月初一,玄奘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见,皇帝问玄奘:“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何不报朝廷得知?”玄奘无奈答道:“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皇帝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钱文忠所著《玄奘西游记》中介绍,从玄奘回国开始,一直到圆寂,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佛经。据史料记载,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钱文忠表示,翻译经书是玄奘后半生的主要生活,在《玄奘西游记》中,钱文忠引用复旦大学杨廷福教授的话做了总结,玄奘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46岁之前是西行求法,46岁以后以翻译为主,兼顾著作和教育。还与其他学者合作,把《老子》《大乘起信论》这样的汉文翻译成梵文。

 另外,你知道玄奘在翻译经文上有“五不翻”原则吗?那就是,佛经有秘密含义的可以不翻;当一个词或一个佛经专门术语有多种含义时不翻;中国没有的东西,找不到对应物的也不翻;为了尊重古代的翻译,约定俗成的不翻;最后是如果有语句是有利于引发出人的善心的,可以不翻译。比如“般若”,它的意思就是智慧,如果把《大般若经》翻译成《大智慧经》,准确归准确,但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五不翻”理论至今仍被奉为翻译工作的准则。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