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扎扎实实这样干——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对农耕文明积淀深厚的农业大省河南来说,这一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也必将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脱贫攻坚六个方面,明确了我省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本报今日起推出解读省委一号文件专版,对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予以解读。
如何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之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原大地8200多万亩小麦正在春天里奋力返青、拔节。
产业兴,乡村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立足于“稳”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7年,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全省粮食总产量1194.64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其中夏粮产量710.8亿斤,同比增加15.5亿斤,达到历史最高位。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我省需要不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抓好耕地、水利、科技、政策这四个关键点,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此,今年我省优质小麦要发展到1200万亩,示范范围扩大到30个县,优先在高标准粮田内布局,继续推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广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和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同向发力。
【专家点评】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要安不忘危、稳不忘忧,稳步提升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
立足于“转”转型升级质量兴农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老百姓对农业发展有更高要求,更加关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为此,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
产业兴旺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为引领,通过资源集合、技术集成、规模集约,全力推动绿色食品和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实现特色化、全链条、融合式发展,走出一条质量高、绿色浓、品牌强、可持续的产业兴旺之路。
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聚焦“四优四化”和高效种养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两个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点评】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张道明:农业要加快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仅要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洁净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立足于“融”融合发展强链富农
今年春节期间,鲁山县尧山镇四道河村张平征盘算一年收入,深刻体会到:比起单纯种地,乡村旅游更能鼓“腰包”。去年一年,自家的采摘园每亩能挣2000多元,30个床位的农家乐收入30多万元,还有培训营地等其他收入,一年下来差不多有50万元。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是简单的一产“接二连三”,关键是创新融合模式。要积极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建设一批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专家点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朱攀峰:现在的农业不再是单一的农业,乡村也不再是过去传统的乡村。乡村振兴要求我们拓宽乡村产业,使产业发展多元化。积极培育“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
如何建设生态宜居的家园——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之二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近年来,我省各地对此已经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尊重自然修旧如旧
说起美丽乡村,不能不提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的郝堂村。郝堂村在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的态度,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不扒房或是少扒房。建设者们充分尊重村庄肌理,房屋修旧如旧,保持了村庄的原有风貌。
如今,中原大地,越来越多的村庄重视保护村庄传统。郏县李口镇张店村明清建筑密布,保留古房屋298间,村里近年来一直筹资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这样的古村落,在郏县就有50多个被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对村中古建筑“修旧如旧”,延续了传统文化,这些古村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新县周河乡西河湾村、孟州西虢镇莫沟村等一批特色美丽乡村,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目的地。
【专家点评】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王民选:尊重自然是为了发展的可持续;修旧如旧就是要确保传统文化的延续。家园是乡愁寄放的场所,所以生态宜居,不仅仅体现为简单的规划性,更重要的是必须展现出一种文化性组合、融合以及具有时代特性的创新思维。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
要让乡村实现生态美农民富的有机统一,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
宝丰县康龙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探索出“百亩田、千头猪”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以百亩农田为单位,建一条饲养1000头猪的育肥生产线,每1000头猪的粪便刚好能解决100亩土地的水肥问题,该模式便于复制推广。
“我们通过农业资源化综合利用、农艺技术配套,实现了减施化肥80%、减施农药30%~40%,公司生产的小麦、玉米、秋葵、菠菜等30多种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康龙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负责人说。
2017年10月,农业部等8部委评估确定的首批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出炉,平顶山榜上有名。
【专家点评】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研究员程道全:近年来我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耕地质量存在隐性下降、农业面源污染与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秀美乡村成为发展的聚宝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富美统一家园宜居
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近年来我省财政、住建、农业、水利、国土、旅游等部门积极推动,各地党委政府扎实推进,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一批美丽乡村成为城市人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今年1月,省水利厅公布了第三批“水美乡村”,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入选。“我们村在郑河上建起拦水坝3座,对村里26个坑塘进行清淤、整修,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里罗城村第一书记曾召国说,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专家点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程传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促使产业兴旺,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的山川河流更加靓丽。打造优美环境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活富裕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