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父亲节,对话中华父亲山

河南手机报 06-15 10:41 责编:吴桐 我要分享

一座中华民族父亲山,十大中国文化经典史

——写在中国父亲节,对话中华父亲山

吴宪领

时值中国传统父亲节,自然想起中华父亲山。在中国汉语的语言词汇中,自从有了“中华母亲河”一词,国人们就不断扪心自问:中华有没有“父亲山”?如果有,“中华父亲山”在哪里?这些疑问,成了亿万中华二女的千年岁月,百年期盼。 

“有其母,必有其父。”这是伟大中华民族的根亲逻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既是民族团结和睦的基因,又是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动力源和兴奋剂。

为此,我经过8年的时间,大量走访嵩山文化专家学者、山民百姓,查阅有关历史资料考察调研得知,中华民族之根在中原,中国文化核心在河南。中岳嵩山,在天地之中、五岳之中、中原之中,具有36亿年山龄。从盘古开天地,女娲伏羲补天造人,繁衍生息;到炎黄建都安邦,夏商周建国理政,秦朝统一,汉唐发展,康乾盛世,大清广域;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发展壮大;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演进中,黄帝特用古时寓意男性的“耸”字为嵩山命名,被世人誉为神州万山之祖,身居“尊位”。

嵩山与黄河,苍天作合,山水依带,毗邻相近,大地当床,联姻为伴,“父”恩如山,“母”爱似海;哺育着世代中华儿女和子孙。这就是当今被人们视为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域中“含金量”最高的藏宝之地。历史的年轮,为嵩山缔造了中华民族根亲文化独特的“十大经典”,即:

一、神州万山之祖地。

46亿年前,大自然界孕育生成出远古的地球。根据地质学家考证,在36亿年前,当地球还处于一片浩瀚大海水世界的时候,嵩山就开始雏形初现,率先发育成山,屹立世界,逐步成长为今天的中华五岳长兄。中华始祖黃帝为他命名,历代君王向他封禅朝拜,世人敬他为万山之祖!

二、“五代同堂”聚集地。

嵩山古老而奇奥,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先后经过了嵩山“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和“少林运动”3次运动,形成了不历史时期的地质、“五代同堂”聚集地的天下奇观。这“五代”就是地质学中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2004年2月13日,嵩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独特唯一的“五代同堂”天然地质博物馆。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步穿越12亿年的“中岳运动”形成的嵩山风貌和“少林运动”形成的嵩山壮观畸形。

三、天地之中交点地。

嵩山,从春秋战国时期周公旦,在此设置测影台,“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到唐朝张遂在此测日影观天象,元朝郭宇敬在此测日影,定时历,这里一直是历代天文观测的中心点,被誉为“天心地胆”、“宇宙中心”;足以证明中嵩岳山,地处天地之中五岳之中、中原之中的处世宝地。何谓天地之中,《周礼》释说:“天地之所也,四时之所高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纵观历史发展进程轨迹,我们还应当补几句,嵩山还几曾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灵山圣地。从文明始祖黃帝,开国皇帝周武王,大汉君主武帝,到康乾盛世的乾隆,中国历代100多位皇帝几乎都到过中岳嵩山,或封禅,或祭拜。

追朔古代对秦岭的记载专著应当首推《禹贡》。《禹贡》对华夏大地山脉由“三条四列”之说,秦岭居中;昆仑有“三龙”,秦岭为“中龙”。“秦龙”西高东低,横卧中华,长达1600多公里。若按流水走势,秦岭东端为嵩山,当为“秦龙”之首,雄居于天地之中的中原,中原之中的河南。秦岭有史以来,一直培育着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凝聚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精华。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嵩山文明则是中原文化的精髓;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构成了一个底蕴深厚的“嵩山文明圈”,包括:郑州、新郑以西,洛阳、伊川以东,黄河以南,许昌、禹州以北,内有登封、巩义、荥阳、偃师、新密等地。有专家称“嵩山文化圈乃是中华文明的发动机和孵化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神话传说形成地。

在嵩山神话中,首先是引人入胜的开辟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这类神话气势宏大,形象生动。上古时候,天地混沌一团,象个大圆蛋,盘古就生在这里边。一日,盘古将身站起,顶天立地,天地两开,上为天下是。盘古到了临死的时候,呼出的气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成了雷鸣;他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四肢五体变成大地四极和五岳名山;他的筋脉变成山川道路,血液变成江河,肌肤变成田土,汗毛变成草木,汗水变成雨露,牙骨变成天星,……。

嵩山神话,惊心动魄,奇瑰壮丽。在嵩山太子沟,至今还留有女娲补天的巨石遗迹。传说,当初女娲在太子沟山上补天,很久没有补好,天又特别冷,她就在手托五花石补天时,被冻死化成石山了。天补好了,她就死在这里了。

相传远古时期,伏羲长大成人以后,就带领部落族人,垦荒种谷,野猎生息。人祖伏羲为了帮助百姓解难释疑,就用草梗在龟背上画成八个卦形,分为前乾、坤、总、震、坎、离8个字,象征天、地、山、泽、风、雷、水、火等。以三道儿为一组变化出八个圈形,一阴一阳,一转一动。八卦为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的变化,自然规律即可推测出来。

伏羲一画开天,是人类认识史的飞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生命哲学。它画过天,地、人的阴阳二气,将人融于天地万物之中。

五、中华文明发源地。

5000年前,轩辕帝诞生在嵩山东麓的新郑轩辕丘。这里又成为他活动并联合炎帝,建都立国的一统万邦之地。诗曰:

龙湖碧水丘岭中,轩辕先帝建都城;

创造车船种谷桑,制作文字古文明。

龙脉相承五千年,华夏民族同根生;

风雨沧桑年轮飞,开创神州求图腾。

传说黄帝以后,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观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

尧,号陶唐氏,是黄帝的五世孙。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尧很高兴,就5将帝位禅让给舜。

舜,号有虞氏,距黄帝九世。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怕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他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按远古当时禅让制,禹帝应将天下让于伯益。伯不受禹帝禅让,避于箕阴。禹帝才将大权授予其子启,即史上所称的“禹传子家天下”。伯益拒受禅让,被人赞扬。

大约公元前2070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平息水患,划建九州,有功于民,在登封市告成镇,建都立国。夏朝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六、历代帝王朝圣地。

据史书记载,到嵩山巡幸、游览、狩猎、求仙、祭祀、祈雨、封禅的帝王或派使臣祭拜的传说故事很多。纵观历史长河,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黃帝、炎黄到唐尧、虞舜、夏禹,从西汉武帝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历代来嵩山朝拜的帝王和国家领导有100多个,他们在嵩山留下了大量的活动遗迹。

在历史上众多帝王泰山“封禅”不足为怪。但我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却别出心载,对中岳嵩山情有独钟,先后8次到中岳嵩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嵩山以及三阳宫避暑,在峻极峰投放“除罪金筒”等,并使武氏江山稳固。

七、“三教荟萃”传播地。

嵩山,山川秀丽、环境幽美,也是儒学家办学、佛家和道家的修行之地。历史上堪称“三教荟萃”,都以孔孟学说为其教材,内敬奉孔子为至圣先师。北魏孝文帝和太八年(484年)创建的嵩阳寺,是嵩山儒学文化的集中地。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东汉初年由西天竺国传入中国以后,首先在嵩山落迹,并同中原文化融合,形成中国汉传佛教。

道教是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历史源远流长。上古时期的万物有灵、崇拜图腾是道教多神信仰的渊源。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

八、古建艺术“世遗”地。

少林寺、达摩洞、初祖庵、广惠庵、法王寺、嵩岳风穴寺、石窟寺、玄奘寺龙潭寺、始祖山、九龙圣母庙、黃帝宫、奉天宫、升仙观、嵩阳书院、杜甫故里等,都向世界“申遗”成功。

九、少林功夫诞生地。

武术起源于劳动。中国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武术所用的兵械和技术。北魏太和19年(520年),嵩山少林功夫便随之产生。隋唐时期重视并支持佛教,嵩山少林功夫得以发展;元明时期嵩山少林功夫开始向纵深发展;清朝时期因战乱,少林功夫陷入低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林武术被列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改革开放后,少林武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少林武术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嵩山少林功夫不但快速发展,而且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1988年9月,嵩山少林武术馆开馆,并同时举办首届“国际少林武术表演邀请赛”;1991年9月10日,举办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此后的每年里,几乎年年都有少林武术的表演或赛事,参赛范围从几个国家到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于人数由几千人增加到10万多人。2004年10月16日,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体育局承办的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

嵩山少林功夫作为中国优秀的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承,而且对外交流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2005年,“少林武术代表团”先后56次,出访了英国、日本、法国、美国、泰国、比利时、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阿根廷、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名胜景观繁华地。

嵩山山势雄伟,群峰耸立,重峦叠嶂,景色诱人;上有72峰,下有72寺;美丽景观140多处,不愧中华名胜之地。诗曰:

天地之中嵩岳山,

雄姿巍峨屹中原。

海拔高耸一千四(米),

东西百里相连绵。

一院二台三观阙,

五庙五宫四洞庵。

碑刻数百寺有十,

七十二峰和龙潭。

宝塔二百七十余,

汉柏星台与三坛。

自古兵家必争地,

少林武佛千年传。

嵩山太室玉柱峰,崖壁嶙峋崛突,其峰与别峰相列中间峡状如门,称为“高门”。时过三更,银月西斜,还迟迟不愿离去,多有“嵩门待月不忍归”之情。

峻极峰为嵩山太室主峰,巍然屹立于众多山峰上,凌空飞卧于连天摩云之中,古人有“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北麓的浮戏山,春天山花烂漫,处处飘香;盛夏浓阴蔽日,飞瀑流泉;金秋红叶满山,层林尽染;龙洞松柏凝翠;冰挂银条。尤其雨后初晴,云绕雾漫,群峰半露其巅,有若飞鸟浮戏。

珠帘飞瀑在少林山阴,二祖庵南,崖壁如削,兀立腾空,崖上一道瀑布,自山上水匮泻下,飞流撞击涧底石壁,腾起团团水雾,犹如万睫晶珠四射。

龙潭贯珠在 太室山春晨峰崖之巅,岩石如斧劈开,陡立云际。峡豁处,一条瀑流从高崖跌下,水珠迸洒,聚水成潭,潭水沿崖下石上冲出一条弯曲渠道,飞瀑跌入崖下,有成一潭。

滚磨成亲石。传说伏羲、女娲 兄妹二人。为了延续后代,兄妹各站一个山头向山下滚磨扇,磨扇若合,即可成婚,不合则不能成婚,此为天意。结果磨合后,兄妹成婚,使后代得以繁衍。

启母化石也叫启母石,为于太室山之阳的万岁峰下。石高约10米、宽10米余。石上方裂下一块。石西南裂口缝隙内原有古钱币,用铁丝触及,朗朗有声,但不可取出,又名“金钱石”。

少室晴雪一景,每逢夏季雨后初晴,日光映射,银光反射。游人站在少林寺方丈室前的月台上,举目南眺,可观绿色山中闪烁银光一片,恰似白雪一般。人称“少室晴雪”。

石僧迎宾在少室山阴。少林寺东南,有个独立如柱的崖石,像身披袈裟、双手合十、背壁而立的和尚,迎接前来的游人,故称石僧迎宾。

炎黄化石在少室山西当阳山南麓,峰峦陡峭,突出二石,次第相连,好似两尊并肩而坐的圣像,前者左臂下摆,右手按膝;两腿弯曲垂地,束发宽衣,面目清晰,神态若定,注视前方;后者依次端坐,威严庄重,被称为炎黄二帝石像。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1982年,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龙门石窟为世界遗产,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北长1公里,石窟如蜂房,大小窟龛2345个,佛像10万尊,碑文题记2870多块,各种石雕佛塔50多座。

始母祖洞,也叫女娲洞,在嵩山西麓紫云山主峰,分南北两洞。前洞为花岗岩构成,后洞为乳白色石英岩,洞壁石缝有水晶颗粒。雨过天晴, 洞外云峰彩虹。

盘古石洞,位于嵩山太室极顶北侧,洞内山石堆磊,上下左右,石棱突出,阴暗幽静。传说,盘古在浑浊的大气里,抡斧开天辟地,使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在这里出现了嵩山。

春秋战国阳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之一。夏以后,阳城在周代为阳城邑。春秋时属郑,战国时属韩。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阳城属颖川都郡,两汉沿用秦制。遗址在平坦高地上,呈南北方形,北高南底,依自然地形修筑。北城墙地面上尚保存有百米,最高处约8米。三面城墙大部被夷为平地,系春秋战国和汉代不同时期修筑和补修的。

夏王城岗遗址,在登封市告成镇的五渡河西岸。西城堡南墙长94.8米,西墙长97.6米。据说,启与益之间当年曾为争夺最高权力发生过战争,可能将此城毁掉,而迁都钩太(今禹州),后又迁都于新砦(今新密),而今新砦有10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

汉霸二王城位于嵩山东北广武石山上。东、西两城,东城叫霸王城,为楚所建。二城北面有滚滚黄河,西南群山错落,形势非常险要,是当年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对垒激战的地方。

阙,原是门观。嵩山一带原有五座石阙,即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灵星坛阙和许由庙阙,建筑结构和形制,都是用方块青石垒砌而成。上面覆盖雕有板瓦、筒瓦和瓦档的象征性四柱层顶。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

201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我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在京接见后,立即赶回河南,斗胆把创作《中华父亲山》的多年构思创意付出实施。我以中华爱国根亲文化为主题,以嵩山地质、地貌、史事、文化、景观、风情为依据,以纪实手法为形式,以《父山》为载体,聚焦嵩山,探秘嵩山,解读嵩山,展示嵩山。该书按照嵩山文化“十大经典”共分10个篇章。第一次向世人全面展示中华父亲山,第一次圆中华民族人文地理之巨缺,第一次提出嵩山文化“十大经典”。

(作者系中国作协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经济文化专家团成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父亲山》原创人。)

联系电话:18839461530 邮箱:18839461530@163..com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