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晚报丨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服?黄河即将进入凌汛期

〓千万大报·如影随形〓
★本报由河南日报社、河南移动联合出品
〓今日谈〓
>>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服?
“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服”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近日,杭州一女装店主建议不要买价格低于300元的羽绒服,称这个价位的羽绒服基本不是真羽绒,而是飞丝,也就是丝绵和羽绒的混合物,含绒量低。让不少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心里一凉。
◆低价羽绒服都是“坑”吗?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对14家电商平台的抽查结果显示,265批次羽绒服中,有4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17%。问题主要集中在“绒子含量虚标”和“填充物以次充好”等方面。
一部分消费者认同“一分钱一分货”,认为低价无好货;但也有不少声音反驳:“300元能不能买到全凭商家良心,而不是价格”,并指出一些知名品牌也有300元以下的促销款。
◆专家:低价≠假货
针对“300元以下无真羽绒服”的说法,南京市质检院纤检中心高级工程师朱小芳指出,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羽绒服的价格与很多因素相关,除了羽绒原料,还有它的面料、加工制作、运营成本等等。
“轻薄的羽绒服羽绒用量较少,加上它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所以它的成本还是相对低一些的,另外呢,还有一些库存产品,厂家为了促销,价格也会出现上下的浮动。所以,300元以下,还是能买到真的羽绒服的。”
根据中国羽绒信息网的最新数据,90%绒子含量的白鸭绒原料约为每千克510元,折算下来每100克成本大约51元;而70%的白鸭绒每千克约352元,每100克成本约35元。
这意味着:对于一件充绒量仅80到100克的轻薄款羽绒服,其羽绒原料成本可能仅在30到50元之间。再加上面料、人工、运营等成本,在一些品牌清仓、平台大促时,一款合格的轻型羽绒服售价低于300元是完全有可能的。同理,一些儿童款羽绒服因用料少,价格低于300元也属正常。
◆消费者如何选购?
自2022年4月起,新的羽绒服国家标准(GB/T14272—2021)正式实施,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新国标要求,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因此,选购时请务必抓住以下三大核心指标:
1.看执行标准:认准吊牌或水洗标上是否标注GB/T14272-2021。这是新国标的“身份证”。
2.看绒子含量:数字越高,保暖性越好。常见的有70%、80%、90%,可根据需求选择。
3.看充绒量(克数):这是决定保暖程度的关键!同样90%绒子含量,100克充绒量与200克充绒量保暖性差异巨大。需结合所在地区冬季温度选择。
〓新快报〓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黄河即将进入2025—2026年度凌汛期,今年黄河凌汛期防凌形势预计将会更为复杂严峻。受到拉尼娜与全球变暖交织影响,今冬冷空气活动频繁,极端天气发生概率上升,黄河流域防凌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央视新闻)
●10月22日,洛阳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在社交平台发出招聘视频称“招募‘兽王驾驶员’,月薪5万元寻找最猛司机,开车进虎山熊窝”,引发热议。23日,动物园回应称:“是真实情况,现在报名人数比较多,需要经过筛选。”(顶端新闻)
●河南体育消费券第二批第五期将于明天上午10:00开始发放。河南省范围内参与“云闪付”“美团”活动的体育健身场馆、体育用品专营销售企业、体育培训机构、体育旅游项目等商户均可核销。商户须支持云闪付或美团付款方式。(河南省体育局)
●为了推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农业农村部将从当前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紧紧抓住秋播窗口期,举办线上线下培训,印发技术明白纸,录制农技短视频,开通专家话麦播网络直播。(新华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提出到204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张进华提到,行业广泛关注的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央视新闻)

●10月23日,据京东应用程序,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的“国民好车”车型名称官宣,新车命名为“埃安UT super”。相关细节还显示,新车将配置500公里续航,2750mm超长轴距,系全球首个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新车。(新京报)
●据朝中社23日报道,朝鲜导弹总局22日进行了新型武器系统测试,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朴正天等观摩试验。报道说,两枚“高超音速飞行体”22日从平壤市力浦区向东北方向发射,击中了位于咸镜北道渔郎郡柜床峰台地的目标。(新华社)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22日宣布美国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并敦促俄罗斯与乌克兰立即停火。同一天,欧盟成员国就第19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据彭博社估算,这两家企业的原油出口量共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近50%。(新华社)
〓提问吧〓
>>“霜降”的霜从哪“降”?
今日是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其实,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表散热迅速,导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即空气中水分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以下,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便会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草叶、树叶等物体表面,这些小水珠就是露。
相较于露,霜的形成条件更为苛刻。夜晚来临,当地面温度由0摄氏度以上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成固态的白色冰晶,这些白色冰晶就是霜。霜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天气更加寒冷。(人民日报)
〓民生汇〓
★明日天气 郑州:阴15℃/10℃,开封:阴14℃/10℃,洛阳:阴转小雨14℃/10℃,平顶山:阴16℃/11℃,安阳:阴15℃/8℃,鹤壁:阴15℃/9℃,新乡:阴14℃/9℃,焦作:阴转小雨14℃/10℃,濮阳:阴15℃/8℃,许昌:阴16℃/10℃,漯河:阴15℃/10℃,三门峡:小雨12℃/7℃,南阳:阴14℃/10℃,商丘:阴15℃/9℃,信阳:阴15℃/9℃,周口:阴15℃/12℃,驻马店:阴15℃/8℃,济源:阴转小雨14℃/10℃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报3922.41点,涨8.65点,涨0.22%;深成指报13025.45点,涨28.84点,涨0.22%。
—————————
本期总值班:杨致文
统筹:周志武
校对:贾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