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梨:用文学搭建自己的生命空间 汲取直面生活的勇气

顶端新闻·河南手机报记者 魏雅琛

杜梨,90后作家,生于北京,英国莱斯特大学文学硕士。著有小说《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孤山骑士》《漪》、散文集《春祺夏安》等。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钟山之星”青年佳作奖等荣誉。

“如果对方也说河南话,你会用河南话跟他交流吗?”这是90后青年作家杜梨见到记者问出的第一个问题。

5月11日晚,“世界因文学而美好——2025当代文学之夜”在郑州开幕,90后青年作家杜梨获得《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青年作家。在获奖感言中,杜梨说:“我的姥姥姥爷都是河南濮阳人,我的血液里有一半河南血统。”

“小时候,每逢年节妈妈总带我从北京坐长途大巴回濮阳清丰,颠簸动荡一整天到达姥爷家所在的村子,村里有喜欢吃玉米和洗澡的猪,村口小卖部的冰棍儿我总要吃上几支;冬天在屋里和亲戚们打牌,电脑里放着千禧年的流行金曲,萦绕在鼻尖的是烧秸秆的味道,村里的天总是很早黑下来。迁徙过程对当时的我是漫长且痛苦的,但现在回想起来全是温暖的记忆。”杜梨分享自己对河南最初的记忆和对河南文学的看法:“河南文学是有文脉在的,河南的文脉传承从先秦时期一直流传至今。河南不仅有乡土的一面,还有城市现代的一面,也有古典厚重的一面。河南文学要继承和发扬中古时期的风雅与美,中原文明是汉语文化的发源地,好好咀嚼中文,在大象还在中原,当豫还是豫的时候。”

当今的短视频时代,纯文学受到的关注远不如以前。但杜梨认为,中文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潜在受众是非常多的,青年人可以用文学搭建自己的生命空间,必要时躲进去,汲取直面生活的勇气。在她的小说集《漪》中,以藏在城市缝隙中的7个梦幻故事,关注了家暴问题、原生家庭、生育焦虑、说唱等诸多议题。其中,《三昧真火》化用西游元素,讲述一个来京打拼的闽南少女,变身说唱歌手,一曲爆红之后,她历经网络舆论的试炼,最终直面本心。《三昧真火》的人物灵感来源于她考博时期,隔壁出租屋一位说唱女邻居:“我在背书,她在背词,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最终,杜梨和女邻居都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小说却可以呈现更复杂的解构,杜梨说:“要写自己非常深刻的感受,不断反刍,不断提炼,将非虚构经验转换为虚构故事,用自然和动物之灵,来缓解生活的焦虑。”

作为一名90后青年作家,杜梨鼓励当下想要走上文学道路的创作者,要坚持写作,不要怕一时的沉寂;要多读书,多走出去增长见识;要打好基本功,好好学汉语和遣词造句:“好的故事一定是厚积薄发的,也一定能打动读者,争取下笔的每篇都有不同的生机和灵魂,多创新多探索,不要走乏味的老路。”


责编:周志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