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探访开封:州桥壁画是怎么刻上去的?
河南手机报
08-10 20:21
河南手机报记者 魏雅琛
“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在开封州桥遗址的考古现场,解说员指着遗址内的石壁说:“州桥石壁的发现印证了《东京梦华录》的描写。”
8月9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采访团来到开封州桥遗址的发掘现场,亲眼见证这座曾横跨在隋唐大运河上的精美建筑。
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在唐、五代、北宋、金、元、明六朝共计八百余年的使用时间里,州桥曾多次重修,从木构梁桥改为石柱梁桥,再改为砖石拱桥,最终,明末1642年的一场大洪水,将开封城冲毁,州桥也就此淤没。
记者在现场看到,州桥南北两岸的石壁上,海马图纹路精美,造型优雅,石壁上图案与《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完全一致。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三营表示,州桥石壁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也见证了北宋时期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河南手机报记者 魏雅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