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河南将评定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000所
河南手机报记者 马冬伟
5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体育局获悉,该局日前联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加快体育河南、体育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我省体教融合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意见》指出,要推进体校高质量发展。各地要将各级各类体校纳入当地体育、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地方资源改善体校办学条件。要优化体校项目布局,遴选1—3个重点项目,组建专业性复合团队,打造金牌教练工作室,给予重点扶持。要积极推进各级各类体校与普通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办,充分利用场地设施、教育服务、师资力量为社会提供青少年体育服务,建立定期选派体校优秀教练员到普通中小学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社区开展体育专业技能指导制度,积极承担全民健身培训、青少年体育活动、青少年教育等业务工作,推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设。要对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体校以经费投入、专业指导、对口支持等方式重点扶持。
要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开展省市联办重点项目基地建设,评选有条件的体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武术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承接省专业队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任务,省市两级要给予政策、经费和训练等方面重点扶持。各县(市、区)要选择体育较好、具备训练资源优势的6—8所小学、3—4所初中、1—2所高中建立小初高对口升学衔接和项目布局一致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普及技能、体校专业化训练、社会组织个性化培训的功能,推动建立主体多元、途径多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
要规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体育、教育部门要共同制定《河南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与管理办法》,到2025年评定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000所。各级体育、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业务指导,共同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组织省市两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赛事,要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纳入本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