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家为超重患者实施腋下微创切口心外科手术

河南手机报 04-12 10:42 我要分享

河南手机报记者 刘晓帆 通讯员 朱之韵

“谢谢!我现在是健康和美丽双丰收!你们给了我二次生命。”4月5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32岁的女患者高女士激动地说。

近日,记者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了解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副主任医师梁维杰等专家,为她实施了“右侧腋下切口微创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

高女士体重97公斤,身高仅157公分,体重指数达到了39.3,皮下脂肪组织超厚,手术难度极大。

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创下国内腋下微创切口心外科手术的最大体重纪录。

高女士来自新乡市,几年前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症状不明显,一直没有进行治疗。直到1个月前,高女士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休息后症状缓解。

几天前,高女士再次出现严重胸闷、气短,并且伴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地专家说,高女士患有心内膜垫缺损,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只能做胸前区正中切口开胸手术。

心内膜垫缺损,又称为房室间隔缺损,是心脏发育过程中十字交叉的形成出现障碍,导致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前叶裂缺,患者会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等问题,时间久了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高女士正在谈对象,很难接受胸骨正中切口的手术方式,一心想用做微创手术,咨询了国内多家医院,均告知她的体重条件只能做正中切口的开胸手术。机缘巧合,高女士刚好刷到梁维杰副主任医师的抖音号,了解到梁主任特别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手术。

了解清楚后,家人赶紧把她送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范太兵主任和梁维杰副主任医师。

进一步完善检查后,专家们发现,高女士患的是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包括二尖瓣前叶裂缺和房间隔缺损,需要实施二尖瓣成形术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但是胸骨正中切口创伤大、影响美观,而且高女士的皮下脂肪厚,术后很容易出现脂肪液化、切口感染、胸骨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

梁维杰副主任为高女士设计了两套微创手术方案,第一种就是胸腔镜下的修复手术,切口很小,非常的微创,但是因为高女士的体重,通过腿部的血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很难达到满意的流量,手术时间也偏长,会大大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第二种就是腋下切口手术,体外循环可以通过中心的大血管进行插管转流,微创且手术时间短,比较适合高女士的这种情况。

但是,由于高女士体重超标,皮下脂肪厚度是普通人的好几倍,将导致手术视野的操作深度大大增加,手术视野严重受限,对手术技术要求极高,这种情况下,别说做腋下切口,就算是做手术视野最好的胸骨正中切口,在技术上也是一个挑战。

为确保手术顺利,范太兵教授召集体外循环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反复研讨,最终为她制定了一套严密、安全的手术方案。

范太兵教授、梁维杰副主任医师、董好举主治医师精准操作,在患者右侧腋下切开一个8公分左右的切口,从人体肋骨的自然间隙进胸,进行手术。凭借数千例腋下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丰富经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手术也进行得十分顺利,房间隔缺损和二尖瓣裂缺得到完美修复。微信图片_20220412104807.jpg

在监护室2天后,高女士转到普通病房。当她看到腋下的隐蔽切口时,高兴得不停夸赞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高超。目前,高女士各项指标正常,大部分体力已经恢复如初,即将康复出院。

范太兵教授介绍,给97公斤患者实施腋下微创切口心外科手术,创下国内腋下微创切口心外科手术的最大体重纪录。传统治疗心内膜垫缺损的手术方法为开胸手术,存在切口大、恢复慢、胸骨畸形、影响美观等弊端。腋下微创心外科手术集安全、美观、创伤小、花费低等优点于一身。

梁维杰副主任医师介绍,腋下微创心外科手术是范太兵教授团队的优势技术,基本可以覆盖全部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到出生一两个月、体重3公斤的新生儿,大到体重达到97公斤的成人患者。在保证安全和效果的前提下,这种技术可以让患者最大程度受益,已经给无数先心病患者带来了健康。随着该技术的成熟开展,辽宁、四川、湖南等多个省份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选择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手术。

责编:周志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