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星:别把肺炎当感冒!这几种咳法,是身体在拉警报

咳嗽声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不同等级的“哨声”——感冒是温和的提醒,而肺炎则是尖锐的警报。尤其在季节交替时节,将两者混淆可能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学会识别肺炎特有的“警报式”咳嗽与伴随症状,是守护呼吸健康的关键第一步。
一、听声音:辨别咳嗽的“语言”
咳嗽并非千篇一律,它的性质、节奏和声音蕴藏着疾病的密码。
· 感冒的咳嗽: 通常是“干咳”或“浅咳”。早期多为无痰的刺激性干咳,后期可能因咽喉分泌物增多而出现少量清痰。咳嗽声音位置听起来比较靠上,主要在咽喉部,通常不会引起胸痛,随着感冒好转会逐渐减轻。
· 肺炎的警报咳嗽:
1. 湿性深咳: 咳嗽声音深沉,感觉发自胸腔深处。因气道内充满炎性分泌物,咳嗽时常伴有痰音,甚至能听到喉咙里“呼噜”作响。
2. 铁锈色痰: 这是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典型标志。因肺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混入痰液,咳出的痰会呈现铁锈一样的颜色。
3. 砖红色或胶冻状痰: 可能提示克雷伯杆菌肺炎。
4. 持续性剧烈咳嗽: 咳嗽频繁、剧烈,甚至影响睡眠与日常生活,用普通的止咳药效果不佳。
二、察全身:警惕伴随的“危险信号”
单凭咳嗽有时难以决断,但肺炎往往伴随着一组更具侵袭性的全身症状。
· 发热的差异:
· 感冒: 多为中低度发热(38.5℃以下),即使有高热,服用退烧药后体温能较快下降,精神状态会好转。
· 肺炎: 常出现持续高热(39℃-40℃),即使使用退烧药,体温暂时下降后也会迅速反弹,呈“稽留热”状态。患者往往感觉畏寒、寒战。
· 呼吸与胸痛:
· 呼吸急促/困难: 这是肺炎的核心警报之一。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感觉气不够用,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成人>20次/分)。儿童可能表现为鼻翼煽动(呼吸时鼻孔一张一合)或“三凹征”(吸气时锁骨上、肋间隙、剑突下出现凹陷)。
· 胸痛与紫绀: 肺部炎症波及胸膜会引起刺痛感,咳嗽和深呼吸时加重。严重时因机体缺氧,可能出现口唇、甲床发紫(紫绀)。
· 精神与全身状态:
· 感冒: 通常精神尚可,全身酸痛但能忍受。
· 肺炎: 患者精神萎靡、极度乏力、嗜睡,食欲显著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绝吃奶。
三、记关键:行动的“决策点”
当你或家人出现咳嗽,并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时,请不要再当作普通感冒,必须立即就医:
1. 咳嗽持续加重超过3-5天,无好转迹象。
2. 出现高热不退,尤其是伴有寒战。
3. 咳出铁锈色痰、血丝痰或脓性黄痰。
4. 感觉呼吸急促、胸闷或胸痛。
5. 精神极差,嗜睡、意识模糊(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总结而言,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的“小麻烦”,而肺炎是下呼吸道的“大敌”。倾听咳嗽的声音,洞察全身的信号,就能准确接收身体发出的“警报”。在呼吸健康的战场上,多一分警惕与知识,就多一分早期诊断、快速康复的把握。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