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10月31日凌晨4时,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内,车辆络绎不绝,人群熙熙攘攘,一派忙碌景象。而检测台前,工作人员则忙着对进入市场的蔬菜、水果、生鲜肉、畜禽产品等进行农兽药残留抽检,检测合格的产品方可进入市场交易。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是我市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守护群众“舌尖安全”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通过全链条监管、精准化整治、智慧化赋能和社会化共治,构建起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全链条闭环监管是筑牢安全防线的核心举措。我市严格产地监管,深入推进农兽药残留治理,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从源头阻断不安全农产品流入市场。严格生产监管,全面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齐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大中型企业全部落实先进质量管理制度,中小型企业“6S”管理推行率超85%,实现生产过程规范化管控。严格流通监管,组织食品抽检1.6万批次,不合格发现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对3200辆冷藏保温车辆实行联网联控,确保冷链食品全程可追溯。严格餐饮监管,通过专项整治行政约谈360家连锁餐饮企业,向三大主流外卖平台发送风险提醒函,压实平台及商家主体责任。同时,将村卫生室纳入食源性疾病监测范围,该举措获省卫健委通报表扬。在粮食收储方面,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新增绿色仓容9万吨。

  我市聚焦食品掺假造假、“两超一非”、虚假标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开展肉制品、植物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校园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7万家,发现并整改问题9.4万个,问题全部整改清零,共作出行政处罚1336起,刑事立案71起,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工作成效位居全省第2位。

  科技赋能让监管更高效更精准。我市大力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模式和“无码不外卖”社会监督模式,实现两大模式全域覆盖,相关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认可。同时,全市域建成校园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和精准防控,为青少年饮食安全加上“智慧锁”。

  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凝聚起食品安全治理的强大合力。我市持续开展 “你点我检”“你送我检”便民活动,及时发布抽检信息、消费提示,让群众参与监督、知晓安全。分级分类完成县以下包保干部、监管人员、从业人员培训25万余人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队伍专业能力。创新聘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记者、外卖小哥等1300余人为社会监督员,构建起全方位、多维度的社会监督网络。健全食品安全会商机制,综合研判“12315”“12345”热线和舆情监测信息,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筑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防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