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取消预约限制” 服务能跟上吗?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博物馆要实事求是开展参观预约工作,能够确保安全并具备错峰、分流条件的场馆,原则上可以取消预约限制;对确需预约的场馆,应发布预约规则、参观须知等。

  ◆多地博物馆暑期延时开放

  据华商网报道,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西安博物院取消每周二闭馆,实现全天候开放。
  兰州日报报道,暑期将至,兰州市博物馆于7月1日至8月31日延时开放。对外开放时间调整为: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9时30分(19时后停止入馆)。
  6月20日,河南博物院发布消息:将进行暑期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从9:00–17:00延长至9:00–20:00(19:00点停止检票,周一闭馆)。参观预约人数从12000人次/日增加至 17000人次/日。
  据北京日报此前报道,全市90%以上博物馆取消预约。在江苏南京市,除南京博物院等少数热门景点、博物馆外,南京市内的旅游景区均不再要求实名制预约。
 ◆大部分游客支持取消预约

  据人民日报报道,大部分游客对于取消预约都拍手叫好,尤其是老年人。有人担心取消预约后景区人满为患,然而,事实证明这是杞人忧天。由于许多景区人流量本身并不大,景区的接待能力基本都有富裕,所以不会因为取消预约就导致游客量大增而超出景区的接待能力。
  当然,各地取消实名制预约也并未“一刀切”,特别热门的景点仍需预约,暑期旺季也仍然一票难求。

  ◆取消预约机制仅是办法之一

  博物馆取消预约机制、延时开放,可能会增加人力资源、能源与维护等运营成本,还可能增加安全风险,尤其是一些中小博物馆,本就存在人手紧张、财力有限等问题,延时开放后可能会“捉襟见肘”,从而导致服务水平下降,影响观众体验。
  因此,相关管理也要及时跟上,防范由此衍生出新问题。在把大门越开越大之外,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游客体验等,也须提上日程,包括合理拓展盈利渠道,增强运营能力等。未来,博物馆需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条件开展创新项目、选择开放时间,利用好自身资源优势,而非简单复制粘贴别家经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