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安部门多举措守护群众“钱袋子”

  近日,我市公安部门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在反诈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拦截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警民协作识破“返现”骗局

  近日,夏邑县公安局曹集派出所接到出租车司机报警,称其车上有一名女乘客携带大量现金欲前往外地交给他人,疑似遭遇诈骗。接警后,民警迅速抵达现场,了解详细情况。经调查,该女士被冒充某购物平台客服的不法分子以“关注商铺返现”为名实施诈骗,对方要求其准备14.9万元现金送至外地某小区便利店。在民警的耐心劝阻下,该女士方才醒悟,连声感谢民警和出租车司机。

  值得关注的是,出租车司机因经常在行业微信群接收反诈宣传信息,方才在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报警。

  此类诈骗手法是冒充购物平台客服,以“关注商铺返现”诱导受害人携带现金线下交易。

  快速响应拦截取现资金

  近日,宁陵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线索:辖区疑似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5.19万元。

  接到线索后,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联动辖区金融机构,通过全县反诈宣传矩阵群发布预警信息。经核查发现,逻岗镇居民郭某当日取现金额与涉案金额高度吻合,很有可能被骗。该中心即刻将线索推送至逻岗派出所,该所民警迅速与郭某取得联系并确认其当事人身份。

  当郭某取现后驾车准备外出送款时,逻岗派出所民警成功实施拦截。经现场宣传教育,郭某意识到遭遇电信诈骗,终止了现金交付,5.19万元资金得以保全。

  该案的重点是通过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异常取现行为,快速启动“警银联动”应急机制,精准定位取现人员并成功拦截。

  精准劝阻网贷投资诈骗

  近日,虞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在某银行网点,一名神色慌张的女性客户坚持支取13万元现金,且无法清晰说明资金用途,疑似被骗。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经核实,正在办理取现业务的王女士通过某网络平台新办理的13万元信用贷款已到账,其自称要将该笔资金用于追加网络投资。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王女士此前已在某虚假投资平台投入部分积蓄,现受平台“客服”诱导,试图通过网贷追加投资以获取所谓“超额收益”。

  民警现场向王女士展示了同类投资理财诈骗的典型案例,通过解析平台运营模式、资金流向等关键证据,最终使其认清诈骗本质。经及时劝阻,13万元贷款资金被成功拦截,避免了财产损失。

  该案诈骗特征是虚假投资平台诱导“网贷追加投资”,风险识别点是受害人神色慌张且无法说明资金用途,涉及网络平台信用贷款即时到账,存在“高收益”话术诱导。民警现场演示同类诈骗资金流向证据链,形成“线上预警+线下拦截”的立体防控模式。

  警惕电信诈骗 守护好“钱袋子”

  近年来,我市公安部门通过构建“全民反诈、全警反诈”工作格局,呈现电信诈骗案件破案率上升、资金拦截效率提高的明显趋势。

  警方提醒,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不法分子冒充客服、诱导投资、谎称返现,手段层出不穷。为保护财产安全,请广大群众注意以下防范要点:警惕“高额返利”,凡是要求线下交付现金、扫码转账的“客服返现”“刷单赚钱”均为诈骗;核实“投资平台”,网络投资需认准正规机构,切勿轻信“稳赚不赔”“高额回报”骗局;慎用“网贷资金”,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网贷到账快的特点实施诈骗,若被诱导贷款投资,立即停止操作。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个人信息,如发现可疑情况,请立即报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