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市长张建慧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市长张建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政策措施,让我们感受到了更重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市长张建慧接受采访时说,“2020年,商丘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8.38亿斤,比2015年增加了9.93亿斤。作为全国超百亿斤产粮大市的商丘,一定要坚决扛牢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紧紧围绕粮食核心竞争力这条主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高效种植繁育、农业科技赋能、粮食精深加工,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藏粮于地。“我们始终严守1000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全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00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30万亩。加快推进国家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推动良种良田良机良法配套。”张建慧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近年来商丘市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95.7万亩,高标准农田在产量上达到了‘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总体目标。”
持续藏粮于技。“我们充分发挥商丘农科院在种子培育方面的优势,加大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等优势良种育繁推广力度,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广泛推广了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一批关键技术。良种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超过四成,其他关键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5%以上。”张建慧介绍。
深化“三链同构”。“商丘通过‘延链、强链、补链、扩链’工程,引进了五得利集团、豫粮集团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135家。”张建慧说,“商丘面粉企业带动了方便面、糕点、饼干、膨化食品、速冻米面食品等生产,培育出十多个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不仅销往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还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拉动了物流、金融等要素集聚。商丘正由传统粮食生产大市向现代粮食产业经济强市转型。”
张建慧说:“‘十四五’时期,商丘将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达标提质,力争‘十四五’末要占到耕地90%以上;努力走好农业园区化之路,大力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培育扶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培育更多更好的农业新业态,认真开展好整建制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工作,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打造好乡村振兴‘商丘样板’。”
(原载2021年3月10日《农民日报》5版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