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闹店镇:秸秆被“打包” 增收又环保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6月6日,走进闹店镇户口村,收割过的麦田里,轮式搂草机对田地里麦秸秆进行聚拢,一排排秸秆瞬间被“吸进”打捆机里自动旋转、压缩、捆绑后,“吐出”的一捆捆“圆滚滚”的草捆,经过打捆作业的麦田既平整又干净。
“之前麦收后这些秸秆让人很头疼,在地头、村头、沟渠旁随处堆放,又脏又不安全。现在多好,人家过来帮咱把秸秆打捆离田直接拉走。”小张庄村种植户陈俊峰感慨地说。打捆后的秸秆大部分销售给当地的养殖户,用于牛、羊等牲畜的饲料,还有的装车运往发电厂,用于焚烧发电。
“每亩地也就十几分钟,整个秸秆打包程序就完成了,机械化简单快捷,有效缓解防火压力的同时,剩余碎秸秆就地还田,对保护生态环境也非常有利。”小张庄村支部书记姬军政说。秸秆打包离田后,旋耕机随后对土地进行深翻灭茬,旋耕机所过之处,褐色的泥土像波浪一样成行成列地被翻出地面,彻底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隐患。
据了解,一亩地小麦能打包1-2个草捆,每个草捆200多公斤,送到附近养牛场每吨可销售600余元,此举的把原本废弃的秸秆变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秆”,群众致富的“黄金秆”。同时,闹店镇注重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讲解政策,利用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大力宣传秸秆回收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让村民知道秸秆也能变成“宝”,从而杜绝秸秆焚烧。
为做好秸秆禁烧工作,闹店镇引导种植大户引进秸秆打捆机30余台,免费帮助村民处理秸秆。为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该镇建立了农户、机械、养殖场三方联动的收运储销机制,为秸秆找“下家”,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下一步,闹店镇将继续加大推进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力度,将其与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结合起来,以“销代烧”的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秸秆利用新路子。(通讯员 朱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