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顶山 >> 内容

观音堂示范区:让文明春风遍山乡

河南手机报 04-10 05:58 我要分享

  “这个地方可好了,在工作之余来这里坐坐,看看书,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放松了心情,感觉就像充电站,从这走出去,工作起来更有精神了。”在观音堂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职工书屋里,示范区干部杨淑红对作者说。

2.jpg

  像这样的“充电站”,观音堂示范区还有18个,分布在各个行政村,成为村里群众闲暇之余的理想去处。在这里,无声无息中得到知识的浸润的同时,群众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小南庄村兰巧、垛上村李玉轻、赵沟村李留套、石板河村王贵贤被县文明办授予好媳妇、好婆婆、好乡贤等荣誉称号,成为群众崇德向善的典范。

  “这都是做儿女的应该干的,老人生我们、养我们不容易,尊敬老人也是美德,况且我们也有老的一天。”石板河村好儿女王贵贤说。“小家好,大家才会好,这两年在村两委干部的带动下,俺村不光邻里关系和睦了,村里环境也好了,群众也富裕起来了,你看,一到春天就有好多游客来玩。”

  村村“充电站”和乡村光荣榜典型只是观音堂示范区文明新风的一角。近年来,观音堂示范区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营造引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让乡村振兴路上的乡亲们生活是富裕的,精神是饱满的,尽头是十足的。

  “这两年俺这儿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柏油路、绿化树,村村有文化服务中心,有文化广场,农闲的时候我们大伙儿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开心的很。”家住观音堂示范区马堂村的群众温书丽说。

  在她眼中,生活了几十年的“山乡”,群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幸福。在这变化的背后,是观音堂示范区高度重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结果。89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紧紧围绕整治“脏乱差”现象,集中开展对人居环境卫生、精神文明氛围宣传、群众素质……道路平坦了、街道干净了、五花八门的广告不见了、占道经营没有了、房前屋后物品堆放也有序了,取而代之的是村规民约、乡村光荣榜、图书文化宣传栏等一块块醒目的版面更是让人感觉气象一新,如沐春风。

  “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观音堂示范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继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观音堂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商科峰表示。通讯员 牛祎蓓

责编:魏雅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