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洛阳 >> 内容

宜阳县樊村镇:建好代表联络室 架起民意“连心桥”

近年来,樊村镇始终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以党群服务中心“两去双提”为载体,结合乡里中心建设,高标准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室,以64名县镇级人大代表进站常态化履职的生动实践,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发挥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

加强阵地建设 站点“热”起来

群众需求在哪里、重点工作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人大代表联络室将辖区各级人大代表统一编组进室,公布代表个人信息,定期组织代表进室开展理论学习讨论、宣传政策法规、开展代表活动、接待选民群众、收集意见建议、报告履职情况等活动。全力打通了人大代表服务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樊村镇共建有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村级代表联络室3个,在建联络室3个,开展代表视察活动4次,接待选民150余人次。

强化保障服务代表“忙”起来

“请问您遇到了什么问题?别担心,我们人大代表会协助帮您解决。”

“我们樊村镇王寨村通村道路改道,影响了群众出行,希望能够尽快解决。”

6月20日,选民群众来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代表了解情况后,将群众的问题如实记录在选民(群众)意见建议收集登记表上。

自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室建成以来,收集了关于各类意见建议25条,组织代表向群众做产业发展指导30余人次,为辖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0余次。

创新督办方式 民意“畅”起来

民生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代表联络站是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桥头堡”,每一个人都能找得到。

在深入推进“线下”代表联络站建设和更好发挥作用的同时,也积极搭建“线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公示公开代表二维码信息,多形式、多渠道接访,畅通民意收集渠道。如在“河南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和人大代表微信群等,采取群众“码”上说、代表“码”上办、“代表随时讲、部门马上办、人大持续督”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履职督办常态化,督导协调处置办结群众诉求事项25条,实现100%办结回复,群众满意度100%。

下一步,樊村镇人大将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代表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诉求的“金名片”,将联络室“小窗口”建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舞台”。

责编:牛恒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