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保中心各县(区)分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 着力解决群众业务办理中的各项难题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予杰报道  社保大厅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第一阵地,是接待来访群众、解答咨询、满足需要的重要场所,对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连日来,市社保中心各县(区)分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着力解决群众业务办理中的各项难题,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杞县分中心:4月19日,杞县分中心在社保大厅设置社保业务“办不成事”反馈窗口,着力解决群众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难题。

      据悉,社保业务“办不成事”反馈窗口主要解决群众在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遇到的相互推诿、不履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等服务不到位问题;同时接收群众对社保经办服务的意见建议,形成《群众办理难点问题事项处理报告单》,详细记录群众反馈办理事项及跟进节点情况,对于群众提供的能够有效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经办效率的合理建议,分中心将组织研究讨论,结合实际情况采纳实施;完善服务追责机制,对群众反馈的服务意识欠缺等问题,将依据分中心管理制度严肃处理。社保业务“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拓宽了群众的反馈投诉渠道,畅通了社保经办的服务流程,提高了业务大厅的整体效率,为杞县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质量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兰考县分中心:自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来,兰考县分中心坚持精准有效监督,聚焦办事流程、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关键环节,按照“收集问题—核实确认—跟踪督办”的工作机制,着力发现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努力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变成群众满意的暖心事、放心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及时高效解决企业群众业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该分中心办公室定期到服务窗口进行“蹲守式”监督,持续对“办不成事”窗口接到的问题台账进行跟踪督导,深入挖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线索,对办理进度缓慢或办理结果群众不满意的事项,督促工作人员加快办理或做好答复解释,更大限度的帮助企业群众,有效解决办事过程中“庸懒散浮”“推拖绕躲”等问题,真正帮助群众把“办不成的事”变成“办得成的事”,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兜底”“暖心”服务。 

      下一步,兰考县分中心将继续畅通民声民意反馈渠道,健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破除阻碍群众办成事的隐形壁垒,一起为群众解决“办不成的事”“难办的事”,不断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和办事体验,让群众顺利办成事、好办事,感受社保温度。

      鼓楼区分中心:近日,鼓楼区分中心在鼓楼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社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并公布了问题反映热线电话,积极解决群众在办理社保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体验。

      据悉,该举措源于鼓楼区分中心对群众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对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设立社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旨在为群众提供一个直接、便捷的反馈渠道,及时解决他们在社保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社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会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详细记录并进行核查处理。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会立即给予答复;对于需要进一步调查处理的问题,分中心将指定专人负责跟进,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分中心还公布了问题反映热线,方便群众在非办公时间或遇到紧急情况时进行反映。此次鼓楼区分中心设立社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举措,不仅体现了分中心对群众需求的高度重视和对服务质量的不懈追求,也展现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风貌。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