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中的“开封机遇”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精神等方面的需求都在增长,为老年人服务的市场也在蓬勃发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部署。

      发展银发经济,不仅仅是公益的民生项目,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更是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对开封而言,老年人口众多,银发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应用场景丰富,在老年助餐、居家养老、老年健康、养老照护、文体娱乐等各方面均有庞大的需求。我市有着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因此,我市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拥抱“银发经济”这一“蓝海”。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聚焦养老产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围绕银发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系列建议。

      一时间,银发经济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开封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90多万人,占常住人口的近20%。这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银发经济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银发经济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有1.5亿,超过老年人总量的一半。据预测,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30%。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精神等方面的需求都在增长,为老年人服务的市场也在蓬勃发展。

      近年来,老龄化催生了相当规模的“银发经济”,很多产业爆发出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前沿、智能设备正在逐步进入老年人家庭,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再比如,养老服务新需求催生了老人助浴师、老人陪诊员、健康照护师等一系列新职业,吸引了很多“90后”“00后”年轻人的加入。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敏锐的市场主体早就开始布局这一蓝海市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根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这个数据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9日在京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报告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中长期内我国老龄产业重大需求将不断凸显,老龄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

      根据报告,2021—2035年,我国老龄产业在多个方面产生重大需求,例如,老龄健康方面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医疗卫生、安宁疗护等;老龄用品与制造方面的适老化产品、康复辅具等;老龄宜居方面的适老化改造、适老化环境与服务等;老龄金融方面的个人老龄金融产品以及老龄产业金融支持等。而在2036—2050年,我国老龄产业需求将在消费模式、需求层次、需求内容等方面发生变化。例如,线上消费模式更加普遍,精神文化、终身学习、老有所为成为老年人追求的重要内容,智慧养老与科技助老需求凸显。

      传统意义上老年市场主要关注医疗和养老,而数字时代老年人群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正发生显著变化,这为相关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难得机遇。

      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也让老年人群成为创新消费场景的推动者,进一步放大了银发经济助力消费升级的积极作用。2021年4月,工信部印发相关文件,要求国内网站和APP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人群对数字技术“不想用、不会用”的障碍。

      近几年,银发经济的线下、线上商业探索创新不断。线下,北京有商场在B1层建设“银发金街”、陕西渭南在核心商圈打造“银龄金街”、广西南宁也在老牌商圈打造大健康与银发经济主题商业综合体。在部分电商平台,通过举办“孝老爱老购物节”,上线专属购物会场、打造中老年生活消费严选平台等方式,赢得老年消费群体的青睐。

      去年11月,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成功举办了开封市首届中老年产业博览会暨民间文化艺术展演(以下简称老博会)。该活动人气火爆,每天的人流量均有上万人次。一时间,开封的老年人奔走相告,相约来参加活动,有的甚至每天都来。首届老博会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活动定位精准,瞄准了老年人这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活动既有老年人喜爱的群体性文艺演出,也有老年人爱购的家常特色产品,并且做到了物美价廉。该活动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让中老年人休闲、购物两不误,满足了广大老年人的需求。

      首届老博会的成功,有力地证明,如此多的老龄人口,为银发经济市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潜力,老年消费市场孕育着巨大增长空间。而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充分就业、扩大消费和促进投资,是提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

      在我国,规模巨大的老年群体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宝贵的社会财富。我们应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更多老年朋友拥有“踏遍青山人未老”“如今归来仍少年”的多彩生活,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银发族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一环。未来这些年,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口将步入退休行列,这部分群体具有追求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诉求,他们接受老年教育、参与社会服务的愿望比较强烈。

      对老年人而言,老年教育也是他们在新的社会化进程中自我完善、超越自我的有目的教育活动,是老年人提高自身生命、生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活动。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不断科技化的今天,老年人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生活的海洋里游刃有余。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事业,深入推进文化惠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市老干部大学,让自己的银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丰富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各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全天免费开放的老年活动室,设置棋牌室、图书室、健身场地等,真正为辖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活动场所,让老年人在活动中充实自己。社区还经常举办老年书法交流会、象棋比赛、老年普法宣传、老年人书籍阅读交流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我市还尝试将老年教育向社区延伸,在家门口开办老年课堂。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

      采访中,不少老年人认为,老年教育并非只有上老年大学这一途径。要想短时间内缓解老年大学课程的供需矛盾,应该积极开拓线上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以“互联网+”模式发挥线下课程资源的辐射效应。“还应支持老年教育向社区延伸,通过支持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社区老年课堂,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同时加强各级各类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强化老年教育阵地建设。”家住嘉泰社区的退休教师刘先河说。

      如今,随着受过高等教育,乐于接受新事物的“60后”群体步入退休生活,“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经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属用语。他们较其他年代老人在养老方式上更加新潮与丰富,他们想法多、爱行动,对“养老需求”也有新期待。他们除了期望能通过学习给自己充电,玩转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还希望多出去旅游,把退休生活过成“诗和远方”。

      国家老龄委调查显示,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比重超过20%,成为仅次于中年旅游市场的第二大旅游市场,老年旅游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对于八朝古都开封而言,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生命力和吸引力。记者在我市各大景区走访时发现,很多“银发族”来汴旅游。随着旅游市场的升温,开封市各大旅游景区经常人满为患。“开封的名胜古迹多,而且消费也不贵”“开封人很热情,开封景美人更美”“开封有着周到便捷的旅游服务”……这些都是银发游客对开封的高度评价。

      每逢节假日,在我市各景区门前或主要路口,人们总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我市大力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文明旅游提示、旅游线路指引、旅客应急救助、旅游秩序维护等服务,这些都大大提升了银发游客对开封的好感度。

      由于老年人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裕,老年旅客群体能够助推旅游业实现“淡季不淡”。因此,我市要针对老年游客打造老年专题旅游线路、老年旅游项目、老年旅游产品、老年旅游服务标准等。此外,我市要进一步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相关部门积极提供以无障碍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信息获取手段、支付手段等,在可知可感的细节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通过扩大服务供给做强银发经济

      “这饭香嘞狠,在这吃饭既省钱又省心。”每到饭店,71岁的张大爷总会来到正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金康社区的助餐点就餐。社区助餐点的设立,让辖区老人在社区里就能吃上健康卫生实惠的饭菜,为老人提供了便利,也让老年人正式告别“做饭愁”的日子。据了解,助餐点有专人定制食谱,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会根据时令调整菜谱做到低油、少糖,极大的满足老年人的口味和膳食要求。同时,针对周边小区行动不便老人,助餐点还提供送餐服务。一餐热乎饭不仅温暖了老年人的幸福“食”光,也让儿女们放下了牵挂的心。

      “一顿饭”看似是件小事,但对于不少高龄、独居、孤寡老人来说,却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吃饭难”成为了困扰老年人生活的一大难题。如何能让老年人吃得方便、吃得舒心?去年以来,有关发展社区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的文件密集出台。全国各地积极建设“十分钟就餐服务圈”,打造上门送餐服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

      在一个个陆续开业的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成百上千名我市户籍的经济困难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正享受各项补贴措施,“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行、助急”等六助服务正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服务。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封市加快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开封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对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我市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幸福养老工程,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小区—居家”六级养老服务网络,塑造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连锁化、精准化、信息化“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监管”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开封模式”。

      我市出台了《开封市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六项行动”实施方案》。我市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老旧小区改造聚力作用,先后投入资金4亿余元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统筹推进补齐养老设施配套短板,短短3年时间,建成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75所,实现了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顺河回族区创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模式,按照高效利用“中央资金+专项债”,吸引国有资产平台公司、投资人,以市场化有偿服务的形式,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高标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我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和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整合家政、物业、餐饮、医院等周边资源,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生活照料等综合性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我市各社区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志愿者、小区业委会等爱心力量,开展卫生清洁活动,优化卫生服务设施,做到辖区环境卫生无死角,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健康美丽的生活环境。我市通过“汴地有爱”小程序,充分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五社联动”作用,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汴地有爱•善行开封”的浓厚氛围。老年人只需打开“汴地有爱”小程序,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家政保洁、心理疏导、跑腿代购等服务应有尽有,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同时,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统筹推进平整道路、完善照明设施、设置无障碍公共厕所、建设休憩活动场所等利民工程,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在我市,有楼区卧龙街道蔡河湾社区等5个社区获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老年人有权利且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到经济社会生活中来,他们基于生存的需要以及更高品质的需求主要是通过消费实现的,这就要求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从需求来看,老年人群越来越追求社交的个性化与便利化,越来越关心消费的品质化与多元化,消费结构开始从生活必需品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品、从产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展望银发经济发展态势,当前须顺应老年人消费升级趋势,扩大产品供给,保证商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特别是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优质健康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将迎来宝贵发展机遇,相关部门应出台激励性政策,应该充分发掘养老服务市场发展潜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创造热情,将能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共同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可为。未来,我们期待“银发经济”成为朝阳产业,让“养老”变为“享老”,让老年人生活焕发出更多“年轻态”。(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