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毛钱一片的集采药和几块钱一片的进口药,区别在哪里?
开封手机报
10-27 22:09
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仿制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发布会上,针对大家关心的集采中选药品大幅降价,是否会影响药品质量,国家医疗保障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组长章明做出回应。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不影响药品质量
章明表示,集采挤压的是虚高的药品价格水分,并不是降低企业的合理利润。在集采模式下,中选产品按合同约定采购量直销医院,既往包含在药品价格中的销售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水分”被挤掉了,因此中选产品可以在不损害企业正常利润的情况下降价,让利于患者。
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注意到,有医药企业公开表示其一款产品集采中选后,单位成本从1.11元降下降到0.59元,降幅超过了40%。同时也注意到,集采将药品生产企业 从“带金销售”的无序竞争中解放了出来,企业竞争的重点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的正确轨道上来;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确保中选产品质量。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设定了质量门槛,要求参加集采的仿制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从而避免在竞争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专家分析部分进口药价格高于其他国家问题
常峰表示,在相关的部门调查中发现,一些进口原研药通过在境内或境外设置一些经营的环节,人为做高了它在中国的价格,存在有的药品一次性加价就超过80%到280%的情况。所以一方面要呼吁中国的医务工作者还有患者,要理性看待原研药的质量和经济性的一些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要呼吁原研企业在产品供给跟定价上要平等地看待中国市场,确保产品质量及时调整定价策略,以跟中国市场规模相匹配的价格来在中国开拓市场。
研究显示:我国仿制药实现了降价不降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