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股劲” 践行“三起来” 兰考县探索脱贫地区率先实现乡村振兴新路径
兰考音乐小镇。资料图片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兰考,并作出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为兰考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路径遵循。
牢记嘱托、践行嘱托!兰考县85万干群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传承“三股劲”、践行“三起来”,扎实推动“1314”行动战略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加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探索脱贫地区率先实现乡村振兴新路径。
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 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兰考县重点培育现代家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和民族乐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旅研学、现代物流五大特色产业体系。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方面,依托格林美、中电建生物制气等龙头企业,打造全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重点在化工园区内发展循环经济深加工、新材料、医药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快速达到百亿级产业规模。推进国电投(兰考)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打造百亿级、未来千亿级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以畜牧产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力争奶牛规模达到10万头,把兰考打造成蒙牛、首农等大企业的优质奶源地,形成养殖、屠宰、加工完整产业链,争创国家级奶牛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等287家民族乐器企业,深化与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多板块合作,打造集乐器研发、生产制造、展览贸易、研学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擦亮“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品牌。推动富士康项目改扩建和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形成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布局百亿级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文旅研学方面,聚焦大河文明和焦裕禄精神,充分挖掘“红黄绿”旅游资源,促进红色研学、生态康养文旅产业大发展。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外出务工就业、县城经开区就业、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乡村农业产业园区就业、劳务市场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多种方式,5年实现县内就业人数突破30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以政策支持为抓手,每年培训致富能手、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培育家庭农场50家,新增经营主体1.4万户。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园区,每年选树10名返乡创业之星、100名有创业带动和示范经营的先进人物,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不断激发创业活力。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5017个,重点在环卫、园林、美丽家园管护、河道清洁、乡村养老等领域,增加弱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人员工资性收入。健全“龙头企业做两端、人民群众干中间、普惠金融惠全链”利益联结模式,通过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支持低收入群众发展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依托村集体合作社整合资金入股,使低收入群体通过分红增加收入。
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 提升基层治理成效
兰考县夯实基层基础,规范党群服务中心,采取整合空心院达标一批、改建扩建达标一批、乡贤募捐建设一批、乡村筹资自建一批、国企投资建设一批等形式,实施村室建设提升工程。推进社情民意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普惠金融服务站村级全覆盖,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在现有协管员和网格员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本村大学生返乡返村创业,引进“三支一扶”和其他专业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派出去、请进来”,每年选派100名优秀干部,到部委、省直厅局和国企、金融机构跟班学习,每年引进50名部委、国企、金融机构和沿海地区的优秀干部来兰考挂职。出台“双八条”激励措施,共引进74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对县内土专家、致富能手,拿出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提供政治待遇;做实中国农科院兰考试验基地、省农科院兰考分院、中国农大乡村振兴学院等合作平台;依托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郑州工商学院兰考校区和高级技工学校发展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打下人才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整合部门资源和力量,在每个乡镇建立45人左右的综合执法队伍,明确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执法权限和执法管理界限,促进基层建设发展平稳有序;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社情民意服务平台,形成“社情民意打头、三调联动跟进、法治服务保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新时代枫桥经验兰考模式;统一将乡镇(街道)“一中心四平台”、综合执法、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人民武装等部门进行整合,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五位一体”模式。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持续开展“兰考文明户”和“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共评选文明户6.8万户,评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1.69万余人,成功推荐市级以上身边好人、“乡村光荣榜”等各类典型65人。近年来,举办“幸福饺子宴”6589场次,140对适龄青年积极参与集体婚礼,提升“幸福饺子宴”、零彩礼婚礼等好做法的影响力、感染力、引领力。拓展“积分换物品”的实现形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兰考县全面融入郑州大都市圈。统筹推进郑开兰同城30平方公里的“特别合作区”,全面建设郑州高新区飞地园区、国电投新能源产业园、郑开兰快速路、郑开东部供水二期等重大项目。用管理城市的标准管理镇区,抓好污水处理、“两违”整治、强弱电改造,提升镇街形象品位。根据特色定位,开展镇区开发,增强镇区作为乡村振兴分中心的服务功能,适当布局产业、商业、加工业,吸引更多周边乡村群众到镇区生活。按照村庄分类原则,坚持规划、“三捐”、拆迁、自修“四到位”,持续完善农村电、路、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做好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工作,实现“一宅变四园,乡村变公园”。在2021年和2022年建成6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2023年再打造2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如今,在“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目标引领下,兰考干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拼搏赶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敢干敢为敢闯敢首创,争当示范标杆,做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探路者。(全媒体记者: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