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好时景 古城春耕景象新
春回大地暖,春耕春管正当时。
农技专家“问诊”、高科技助力、选良种优结构……眼下,一幅幅忙碌有序的春耕春管图景正在古城大地徐徐展开。
“把脉问诊”助力夏粮增收
眼下正是小麦生长的黄金期,2月25日,记者走进杞县平城乡前屯村,看到正值返青期的麦苗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派生机盎然。麦苗里,村民正忙着锄草、施肥。不远处,市、县农技专家看苗情、测墒情,指导大家科学有效进行田间管理。
为做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及早制定下发了春管春耕意见,切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牢牢把住小麦生产主动权。连日来,全市10个小麦生产技术指导组深入分包县区,分区分类精细指导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帮助解决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农技、土肥、植保、气象等方面专家对小麦苗情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会商,针对目前小麦生长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研判,有针对性地确定小麦返青期主攻目标为“促弱苗,提高成穗率;控旺苗,防郁闭倒伏;稳壮苗,先控后促、促控结合,使稳健生长”。
农技专家的指导,让村民侯明友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对今年小麦丰产信心满满。“农技专家给俺讲了很多管理方式,帮俺解决了很多问题,真是太感谢了!我相信今年的小麦肯定能丰收!”他高兴地说。
智慧春管夯实丰收基础
智慧赋能,春耕春管提速又提质。2月26日,在祥符区八里湾镇智慧农业示范方,该区农技专家正在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对托管的几千亩高标准示范田进行“会诊”,通过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哪块麦苗长势好、哪块地里缺水、哪块地正在进行农事作业,都能一目了然。
该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董海英说,通过实时监测田间的长势,包括灌层含水量、病虫害监测,然后进行农业大数据分析,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精准巡田。线上线下结合,农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田间管理,帮助农户实现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过程。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通过建立数字农业智慧平台、智能物联网平台等,借助大数据传输,通过数字化分析,运用无人机、地埋式节水节肥喷灌设施等智能化机械,让小麦春管更加精准高效。
新技术、新装备的投用为全市小麦春季管理和春耕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小麦的丰产高产提供了切实技术保障。从立春至现在,我市小麦中耕面积35.8万亩次,追肥面积59.9万亩次,化除面积39.35万亩次,浇水面积25.27万亩次。
充足农资保障春耕生产
2月25日,记者在尉氏县看到,农资商店里肥料、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应有尽有、备货充足,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户精心挑选货物,工作人员细致地向农户介绍各类农资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据了解,目前我市农资储备充足,供货和销售渠道畅通,农资市场供应井然有序,价格相对平稳,可基本满足全市春耕农业生产需求。
从2月份开始,全市农业执法人员以乡镇所在地、城乡接合部、村街农资经营场所为重点区域,加大对农药、化肥、种子、棚膜、农机具及其配件等农资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对经营门店发放宣传告知书,督促指导经营户落实进货查验、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
眼下,随着春耕春管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