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福趾扎实落地 顺河回族区社保中心认真做好社保经办服务综述

  社保经办服务不仅关系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更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民生福趾扎实落地。十八大以来,十年社保,十年变化,十年见证!在顺河回族区社保工作中,变化的是参保企业和群众获得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服务,变化的是参保企业和群众权益获得了更好的保障,变化的是顺河回族区社保中心更加优质高效的作风!而不变的是顺河回族区社保中心持续践行的“初心和使命”,不变的是顺河社保贴心为民的深厚情怀,不变的是顺河社保“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本色!

  退休待遇“十年连调”——职工幸福指数增大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不少职工退休后的渴望,而充裕的退休工资,方兴未艾的康养产业,为他们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十年来,顺河回族区社保中心按照省和市统一部署安排,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为该区退休职工构建了一道“老有所养”的坚固长城。十年时间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684元,退休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关心关怀。

  社保制度“实现并轨”——全面覆盖参保职工

  2014年10月之前,我国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是“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顺河回族区2200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社保认证“免申即享”——实现数字数据蝶变

  社保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线上线下服务齐头并进。2004年至2012年:集中认证阶段。退休人员每年在固定时间到统一地点进行现场集中认证,一般需要领取社保待遇的人员填写申请表、按手印、签字确认,或者出具健在证明材料。2012年至今:数字化转型阶段。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既有防范欺诈骗保的力度,也有方便群众办事的温度,让群众翘首以盼下一个十年的精彩变迁。

  社保转移“一网通办”——助力人才流动便利

  随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衔接暂行办法》(国办发〔2009〕66号文)政策文件的出台,自2010年起全国各地社保机构均开始执行。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是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重要保障,人员流动势必涉及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十年间,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助推下,转移由原来的信件变成了网上下载的记录参保情况的表格,数据既准确又安全,更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时效。流动人员原本的往来奔波变成了手机上的指尖点动,办理结果在网上一目了然。

  部门数据“共享共用”——安全持续实时便捷

  顺河回族区推出“一网通办”,采用线上办事为主、线下办事为辅的服务新模式,简化企业、群众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顺河区社保中心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除了申领养老金业务外,退休人员死亡后的丧葬费申领也实行网上办理。随着数据互联互通的蓬勃发展,死亡人员的死亡日期等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来实现。这些改变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信息共享后杜绝社保基金漏洞900余起,挽回损失300多万元。

  十年后的今天,顺河回族区社保中心将会继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更高效能建设服务型社保中心,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全媒体记者:王予杰)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