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 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开封手机报 09-29 20:23 我要分享

  医疗保障部门作为承担“两不愁三保障”中医疗保障职能的部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发挥着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防线,实现了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及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重病患者有救治,医疗救助有倾斜。

  目前,全市脱贫人口21.24万人全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三保险两救助”待遇应享尽享,报销人次4.08万人,报销金额2.08亿元;脱贫人口门诊慢性病待遇保障到位,累计鉴定4.3万人,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5%。市医保局将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监测对象共计2.09万人动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总体稳定在70%左右;在全面落实大病保险普惠待遇政策基础上,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实施起付线降低 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倾斜政策;医疗救助年度救助限额内,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对因病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按相关规定报销后剩余合规部分按90%予以托底救助。

  为了做到精准施策,市医保局建立了“医疗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1+1+1+2专班队伍和“分包”下沉式督导机制,由每一位主管局长分包一个县区,严把医保帮扶政策落实关。一是精准资助,推动农村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分类参保资助待遇。对特困人员予以全额资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资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80元;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纳入参保资助范围,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0元。二是精准保障,协同卫健部门开展门诊慢性病待遇保障工作。与卫健部门联合建立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门诊慢性病鉴定“五个一”常态化鉴定工作机制,对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门诊慢性病入户鉴定工作。统一制定印发了《门诊慢性病政策告知单》、《门慢待遇享受清单》、《门慢鉴定结果告知单》,通过“三单”形式协助监测对象知晓门慢病种、鉴定流程及待遇享受标准。三是精准发力,及时防范化解受灾后返贫致贫风险。为有效避免暴雨等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对巩固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市医保局在灾情疫情发生后及时将新冠肺炎诊疗药品和服务项目纳入医保目录,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医保资金1.1亿元,确保医院不因医保支付政策影响救治患者。并取消了灾区参保患者转诊备案手续,门诊慢性病开药量延长至3个月,减少群众频繁出门带来的风险,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四是精准引导,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统一印制25万份“医疗保障乡村振兴资料袋”和“医疗救助宣传手册”,工作人员结合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既往病史,走村入户为农村贫困人口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医保帮扶政策宣传,方便农村易返贫致贫患者随时掌握自身享受的各项医保待遇。五是精准监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将困难群众、重点监测对象、一般农户医疗费用信息与HIS系统、医保系统联网对接,实现线上实时监测。与乡村振兴、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月度数据共享联席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向相关部门推送个人支出医疗费用超过一万元的监测信息共计2.8万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全媒体记者:王予杰;通讯员:李潇潇)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