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让老年人尽享数字红利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校爱玲报道 9月16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以来,市民政局依托信息化数字技术,通过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商圈、医院等服务资源对接,创建5G智慧社区养老新模式,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尽享数字红利。
打通“最后一公里”,破解养老服务“痛难点”。市民政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和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整合家政、物业、餐饮、医院等周边资源,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六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生活照料等综合性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点单式”居家服务,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市民政局积极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其推出的“点单式”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市民政局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滨社区和航天社区窝为试点,为60岁以上老人开展“六助”服务,积极推行社区老年助餐点、“红色物业+养老”以及志愿服务配送、邻里互助等模式。通过“汴地有爱”小程序,充分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五社联动”作用,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汴地有爱·善行开封”的浓厚氛围。老年人只需打开“汴地有爱”小程序,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家政保洁、心理疏导、跑腿代购等服务应有尽有,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目前,我市已建立两个助餐点,与147家商户签订了服务协议,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平价的居家养老服务。
数字科技赋能,实时提供关爱监护。市民政局积极推动“数字化养老院”建设,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通过对老年人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利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对老年人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和风险防控。当老年人有服务需求时,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传感系统传导至示范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会自动采集并识别老年人的信息和服务需求,并调控专业的养老服务资源,安排人员及时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做到了关爱援助便捷精准快速。截至目前,“数字化养老院”已吸引1500位老年人上线使用,平均每天服务130余人,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