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示范——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肖文兴
“今年以来,示范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聚焦‘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主题,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推动全区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争创一流。”8月4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肖文兴接
受记者采访时说。肖文兴说,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瞄准能力靶心,通过以干代训、以案施教等方式为党员干部“充电蓄能”,锻造懂政策、精业务、敢担当、善作为的干事创业“铁军”。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示范区深化十个中心板块、十个产业园规划论证,谋划储备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的
2023年重点项目124个;组织专业团队精准研判专项债工作,完成发债16亿多元,较去年增加近10亿元,新增的专项债项目62个,总债券需求达到250亿元,靠前发力持续做大项目基本盘。二是深化国企改革。示范区实施国有企业“五统筹”管理制度,完成国有企业管理层、决策层专业化匹配,组建融资专班,今年以来融资约60亿元,目前5家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约505亿元。三是提质产业发展。牢固树立“制造为要”发展理念,坚持挖潜存量,全力推进平原智能新工厂建设,落实重大项目预审批办法,同步推进“三通一平”,实现“拿地即开工”,实行单个厂房主体工程竣工、消防、环评等联合验收,平原智能项目仅用6个月完成签约至投产。坚持招大引强,成功签约总投资约40亿元的奔腾智能装备集群项目、投资约11亿元的金风风电设备生产项目,全力打造以激光切割焊接、数控机器人、大型龙门机床装备总装生产、风电机组总装等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肖文兴表示,示范区立足“建设以开放创新为主导西部片区”定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提交了全省首个省辖市“智慧岛”双创载体方案,沿郑开科创走廊布局“一岛四片区”空间格局,按照“分区推进、早出成效”的理念,率先启动金明池智慧岛、众意湖科创片区。目前,4500平方米的科技成果展示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3万平方米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即将建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深化与河南大学的合作,在创客天地成功挂牌开封市科学院,内设9个科研中心,三亚生物研究院已签约入驻,构建国家生物育种创新“策源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全区之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联动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构建郑开科创共同体,为“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作出应有贡献。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加大惠企纾困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区成功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260万元,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截至5月中旬,共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4766.52万元,办理留抵退税50786万元。组织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促成173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22.1亿元融资意向,引导200多家企业加入“861”金融暖春行动。
“我们将持之以恒开展好‘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强能力、过硬作风,勇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示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肖文兴坚定地说。(全媒体记者:王寅龙)
扫码看访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