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先上” 防疫一线党旗红
核心提示:疫情面前,他们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危险面前,他们坚守阵地、擦亮身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枚枚闪亮的党员徽章彰显着先锋形象,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凝聚起攻坚力量,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鼓舞着磅礴斗志。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我是党员我先上” ,他们用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引领 筑牢屏障
新一轮疫情暴发以来,面对四周复杂严峻的疫情局面,市委组织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以党建为引领,号召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坚守防“疫”一线,下好全市疫情防控“上下一盘棋”,扎实筑牢“零发生、零输入、零感染”的防护屏障。
党建引领聚合力,基层一线显担当。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党建和基层组织防控工作专班,同时指导县级组织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联户机制、干部包片机制、支部会商机制,对村(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做到“一口清”。市委组织部将60多名参与“五个重大”实践锻炼成员,分配到全市660个“三无”小区疫情防控服务点中,补强力量,提升短板,查找问题,督促检查,优化提升“三无”小区的疫情防控能力,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兰考县桐乡街道建立“110345”组织体系构建疫情防控强大合力。运用“一部十专班”领导架构,综合处理街道各项疫情防控事宜,密织街道、村(社区)、楼栋三级抗疫网格,持续筑牢防疫屏障。
网格管理强效能,织密联防联控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村)网格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把“红色物业”创建贯穿到疫情防控中,在全市疫情防控卡点成立2958个临时党支部,组建4455个党员突击队和3498个党员“先锋岗”,全市5万余名党员和3万余名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卡点一线。尉氏县选派19家县直单位、抽调63名骨干力量和37名网格员连夜投身到各自分包的60个住宅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与属地街道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筑牢群防群治防疫战线。
多方联动奔一线,防疫战场暖人心。全面叫响“党派我来的”口号,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双联双创”联系社区和党员所居住社区进行“双报到”,助力社区做好政策宣传、人员把控等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祥符区组织1500多名区直党员干部,成立130个临时党支部和85个党员突击队下沉到小区一线,做好“双码”查验、车辆进出登记、重点场所消毒处理、张贴防疫宣传标语等工作,以党员干部为主力,形成“头雁”带“群雁”效应,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真防实控、取得实效。市委组织部连续两次专题部务会研究,紧急划拨党费140万元,又协调财政专项资金80万元,用于购买额温枪、口罩、防护服、中药口服液等防疫物资,由部领导带队分三批走访慰问卡点一线及疫情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同时,注重发现识别先进典型,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切实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站防控前沿 展党员风采
兰考县惠安街道办事处李寨村包村干部、共产党员郭应超今年60岁,4月份就是他的退休时间,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而常年服药,因为工作劳累曾两次心梗住院。但这些并没有打消郭应超的工作热情,还依然坚守在基层第一线。自1月4日李寨村健康服务点设立以来,郭应超以身作则,带领村两委干部认真学习上级防控政策要求,带领两委干部、志愿者无缝隙地值守在卡点上,严格执行扫码、测温、登记等排查制度。手持“小喇叭”每天到村里巡回宣讲防控政策。组织人员联系外出务工的142名村民,劝导他们就地过年,不给家乡“添麻烦”。
村民刘春花因从风险地区返回,按照防控要求,实行居家隔离。家人不在身边,年龄偏大的刘春花隔离期间情绪十分不稳定。郭应超说:“隔离病毒,不隔离人情;缺失自由,不缺少关爱”。他每天都要和刘春花通话3次,给予心理疏导,劝其安心做好隔离。询问隔离情况和生活情况,为她代购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她的心坎里。
红色“硬核”家风在防疫一线传承
临近年关,疫情形势严峻,身为党员的柳强主动请缨参与到杞县五里河镇杨庄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拉条幅、守路口、贴标语、劝返车辆、为隔离人员代买物品,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天寒地冻,数九寒天,为什么不待在家里而是冲到最前面,有人说柳强“头脑发热”,面对大家的不解,柳强抚摸着胸前的党徽,认真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我必须冲在最前面,为杨庄村民的安全站好第一道岗”。
家人的一言一行,就是言传身教。对于柳强的“头脑发热”,妻子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支持,在丈夫的带动下,她作为村医每天为居家监测人员测量体温,关注隔离人员健康状况,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在父母的影响下,柳强的孩子们也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队伍当中,大女儿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二女儿和小儿子是初中学生,一家五口并肩作战,有负责信息录入的、有背着喷雾器消毒的、有上门入户排查的,各自坚守阵地,共同打好防疫攻坚战。
“身为党员,就得冲锋在一线。虽然疫情防控工作很辛苦,但这可以守护群众健康,再苦再累也值得”。柳强一家共同参与疫情防控是杞县万名党员积极投身防控一线的缩影,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杞县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奋战在一线,面对疫情,他们无所畏惧,冲锋在前,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巨大的力量。
“铁脚板”拉起防疫安全网
“我是党员我带头!”是基层党员最好的请战书。通许县大岗李乡蒲口村“巾帼”党员付换的一声响亮请战,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格外清冽而温暖。她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每天像个陀螺一样,不喊苦,不知累,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疫情防控值班值守,细化党员志愿服务班次,做好人员信息登记、扫码测量体温......她真真切切把疫情防控当成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战场。在她身后,在大岗李乡,在党员先锋岗上,涌现出了众多“40、50后”老党员。王品福、付文超、刘卫平、蒲水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记不住名字,却只铭记了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和瞬间。他们每天的步数超过2万、3万甚至更多,他们好像练就了一双“铁脚板”,用最快的速度帮助群众拉起防疫安全网。
“我唱清风清风扬希望,我唱神州神州美画廊,我唱百姓享小康,我唱家园爱无疆......”听,这是邸阁乡60多名大学生发出的美妙歌声。“他们一来,就主动担起工作量极大的在外人员及近期返乡人员信息排查录入、疫情防控宣传、各村服务点值班值守等工作。”邸阁乡党委书记张合满怀谢意说,在党员的带领和感召下,这些可爱的大孩子们,每天天不亮就冒着严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奋战在战“疫”一线。
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
尽管已经67岁,尽管已经退休,尉氏县张市镇陆口村退休老党员孙换礼还是坚守在防疫一线。
他说:“我虽然从村支部书记职位退下来了,但是只要党和村民需要,我就会一直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继续发挥余热,为村民服务。”在位时,他兢兢业业,努力为村民服务;退休后,他仍保持本心,为村民做贡献、谋福祉。在疫情来临之际,他主动请缨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参与健康服务点值班,防疫知识宣讲,号召村民少聚集、少流动,登记来往人流信息。他每天在村组院落间穿梭,协助村干部摸排返乡人员,张贴疫情防控注意事项,拿着小喇叭宣传防疫知识,为每家每户发放宣传单。“我虽然退休了,但我还是一名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能够多为村里做点事,我心里很高兴。”孙换礼笑着说道。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老党员的号召与影响下,抗疫志愿队伍逐渐壮大,无论党员还是志愿者,都下沉到村组院落中开展防疫工作,冲锋在最前线,战斗在最前沿,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抗疫一线熠熠闪亮。
抗疫在前 “医”往无前
从未想过离疫情如此之近!当祥符区袁坊乡排查到一名郑州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之后,袁坊乡卫生院副院长代颜彬的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1月15日,代颜彬收到上级紧急通知,袁坊乡准备对王庵村开始做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接到指示后,他顾不上多想,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组织带领20名医务和消杀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一线。疫情期间,这已经记不清是他第几次带队到各村进行核酸检测了。
天还没亮,王庵小学就变成了抗击疫情的“战场”。代颜彬带领着医务工作者和乡干部们一同开始布置核酸检测场地、组织人员消杀、指定王庵村各组核酸检测点,为正式开始核酸检测做准备。核酸检测开始后,代颜彬穿上防护服就开始为村民们采集信息,为提高效率,解决采集系统运行不畅的问题,袁坊乡核酸的信息采集工作都是用人工代替系统。“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村民等待时间嘛!”代颜彬说道。
阴风阵阵,空气湿冷,手套里满是雾气,写字多有不便,但是他也绝不懈怠,力求信息采集准确、高效。15号王庵村第一轮核酸采集持续进行了8个小时,在乡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检测1821人,圆满完成任务。17号王庵村进行了第二轮核酸检测,共登记了1774人,为确保人员信息准确无误,在核酸检测结束后,代颜彬放弃休息时间,和村干部一起将登记的人员信息全部重新录入系统。
疫情当下,他冲锋在前。代颜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抗疫一线践行了一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最硬铁娘子 最强防疫线
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农场疫情防控的队伍里,李艳萍身先士卒、任劳任怨,敢接烫手的热芋头,敢啃最难啃的硬骨头,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奋斗在防疫一线最硬的“铁娘子”。
李艳萍是杏花营农场分场党支部一名支部委员,早前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疫情爆发前夕又因劳累过度,住院接受治疗。在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要求出院,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开展工作。
在最忙的辖区南卡口健康监测点,她自掏腰包为卡点配备生活和防疫物资;组织分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开展“地毯式”摸排,逐人逐户统计核对;对待隔离群众,每天走访询问管控人员生活及身体情况,上门核酸检测,直至解除期满。当自家的亲戚因出行政策受限,她第一个站出来制止,亲戚说她不念亲情,她却说道,“关键时期,我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得起全场人的生命安全”。爱人经常说她“还要不要命了”。但她只是说:“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作为一名党员,为了大家牺牲小家,我现在在这个岗位上,就必须做该做的事,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坚守岗位 守护家园
“请问省外低风险地区返汴需要什么手续,是不是得先到社区报备?”“今天可以打加强针吗?”1月9日一早,鼓楼区五一办事处大王屯东街社区党委书记严立红的手机就响个不停,辖区居民不断询问,她就不停地回答。
来到社区,严立红更是忙里忙外一刻都没有闲下来,她要负责安排健康服务点的值班事宜、带领工作人员继续排查返汴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做好消杀和健康监测等。大王屯东街社区共有1460户5300余人,从元旦开始,社区工作人员齐上阵,每天入户排查返汴人员情况。“这些天连续爬楼、敲门,大家现在连二楼都爬不上去了。”严立红说,他们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新政策,做到辖区居民全知晓。除了宣传最新政策、排查返汴人员外,社区防疫专干晚上依然坚守岗位,到酒店为排查出的重点地区返汴人员办理隔离手续。
“对于居家隔离的居民,我们安排一对一专人联系,他们有任何需求,我们都随叫随到,所以我们晚上睡觉的时间很少。”严立红说,她的母亲骨折、父亲卧床,自己也无暇去照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社区主任,我更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护好我们的家园。”严立红说。
立足“四个一”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面对疫情,龙亭区北郊乡党委带领各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强化责任,联防联控,立足筑牢“一个堡垒”、树好“一面旗帜”、织密“一张网格”、守好“一道防线”,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筑牢“一个堡垒”——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工作要求,在33个社区成立54个临时党支部,将支部建在防疫卡点上,统一调度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树好“一面旗帜”——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检验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战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在先、冲锋在前,佩党徽亮身份,全乡共计组织发动党员350余人,带头开展宣传引导、人员排查、卡点值守、群众服务等工作。
织密“一张网格”——成立由党委书记孟锋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名单,建立科级干部分包社区、社区干部分包户的分包机制以及联防联控机制,层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汇集抗疫力量,构建联防联控的网格体系。
守好“一道防线”——乡党委引导社区全面发挥“社区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汇聚辖区社会各界力量,如青年大学生、热心群众、物业、共驻单位等,补充一线力量,形成统一协调、资源集中、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
“三个迅速”抓好疫情防控
“请参加全民核酸检测的居民朋友佩戴好口罩,有序排队,保持一米距离,谢谢配合。”1月7日下午,铁塔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党员及志愿者,在北门社区银翰苑一期小区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实战演练。
新一轮的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铁塔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精准举措,以“三个迅速”,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迅速开展全民核酸检测演练提高组织落实能力和专业处置能力。街道党工委联合辖区派出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街道疫情防控方案,统筹利用资源,合理规划检测流程,高效完成此次实战演练。二是迅速制定“六步工作法”规范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制度。铁塔街道在辖区成立了4个临时党支部,在健康监测服务点位采用“一问、二查、三记、四报、五处置、六消杀”六步工作法,并将“六步工作法”印制成漫画展板,把堡垒建在防控最前沿,确保防控措施精准到位。三是迅速自查自纠提炼总结防疫工作注意事项。铁塔街道总结自身工作,查摆不足,优化防疫流程,高标准严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制作全域疫情作战图,分片区、分时间段通知人员进行检测;科学优化功能区域,设置醒目区域标识,加快检测速度;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培训及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提升检测效率。
挺身而出防疫情
靠前指挥,紧急部署,第一时间召集所有党员干部,在村委会召开疫情防控布置会,全村所有道路封闭,只留1个进出口,设置防疫卡点,24小时值守在防疫一线……面对疫情,禹王台区南郊乡崔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崔继岭行动迅速。
紧接着,他带领社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民兵和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组建“党员先锋队”,仅用不到1天的时间就摸清了返汴人员底数。在疫情防控卡点,崔继岭对返乡人员、车辆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宣传引导,看“双码”、测量体温,劝导他们进行居家隔离,并要求乡村医生进行防控处理。晚上带着民兵进行巡逻,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逢人必查,逢车必检,细致入微。天天喊着村民不要出门,他自己却在村口卡点逐个排查进出人员,饿了有方便面,困了有板房,崔继岭在疫情防控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充当宣传员、战斗员,真正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疫情当前,是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在这个危急关头,我没有什么理由向后退,也不可能后退!”崔继岭坚定地说。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哪里最需要,党员就冲向哪里,奋战一线,以责任之心、谨慎之心为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汇成开封古城这个冬天最美的景色。(全媒体记者: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