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坊街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刚 通讯员张瑶 马瑞报道 今年以来,禹王台区官坊街道植根人民、立足本职,坚持不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行精细化服务,构建党建引领模式,做到管理、服务全覆盖,营造共商共建共享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氛围。
多措并举,全面覆盖,建立治安防控体系。官坊街道持续推进网格化治安管理模式,利用好“雪亮工程”,在建立的20个网格中,动员居民小区、辖区单位延伸视频监控范围,实现对辖区的全覆盖。官坊街道建立网格员走访民情台账,探索人口动态管理和分类管理模式,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同时,该街道联合官坊派出所进行平安建设治安巡逻,深入辖区大街小巷、小区内部,积极宣传扫黑除恶、平安建设、防盗事项等安全知识,劝导居民关好门、看好物,防止发生盗窃等案件,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震慑犯罪分子。
党建引领,细化职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官坊街道探索构筑全域党建体系,实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互融互通。一是在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一张网”对辖区“三无小区”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试点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进一中心四平台”工作。二是绘制辖区网格化管理示意图和体系图,清楚标注网格、小区名称以及分包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依托大数据平台形成职能整合、上下联动的网络化治理格局,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精细化水平,着力把网格打造成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的前沿窗口。今年以来,官坊街道通过网格治理一对一响应,以群众需求为服务导向,及时修复居民破损房屋、消除汛期安全隐患;开展高龄老人上门认证服务,保证居民享受国家政策;规范电动自行车标识化管理,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清理疏通下水管道,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全面开展消防排查,更换老旧灭火器具;紧急转移汛期受困群众,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共有效处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68项。
大力宣传,注重公开,构建共建共享模式。官坊街道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社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共建活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党小组和红色业主委员会的带头作用、发挥社区居民个人特长和自身优势,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群众,营造和谐、文明、幸福的社区氛围,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该街道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各功能室“常开常新”、各尽其用,将其打造成党员群众主动来、愿意来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不断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延伸拓展。
官坊街道用真心换来了群众的信任和称赞。今年以来,该街道共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30余面(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