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优化营商“软”环境 培育发展“硬”实力
“我们公司上月节省电费8500元,后续可在峰谷方面继续优化,预计这个月还可再节省电费3000元。”8月29日,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厉赛军兴奋地竖起大拇指,为杞县供电公司可靠稳定的供电和优质服务点赞,“服务很贴心、很到位。我们企业在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中变得枝繁叶茂。”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杞县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培育发展‘硬’实力,通过重点优化金融环境、政务环境、经营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使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实现企业赶超发展。”杞县县长王红涛告诉记者。
优化金融环境,资金支持强起来。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杞县加强政银企三方对接——县金融局主动为企业和银行搭建合作平台,对接所需;县人行、银保监等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组织各家银行出台政策,帮扶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简化流程、增加额度、延期、贴息等。同时,各家银行结合杞县中小微企业、商户的现实需求,打造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增强规范经营的理念,尽快完善相关手续,为企业融资提供必要支撑。
据了解,“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杞县金融局组织各银行企业召开多次银企对接会,为企业提供信贷5300多万元。
优化政务环境,暖心服务多起来。为缩减办事流程,杞县聚焦企业在“放管服”改革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如今,一件事情、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次办理,绝不拖延,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
杞县纪委、监委建立重点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60个,与杞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优化营商环境电视问政栏目《政情直通车》《问政帮你办》,实施营商环境问题专项巡查等8个举措,对每次企业家评议出的后5名服务单位,由单位“一把手”在县融媒体中心电视上公开“问政”。
“杞县纪委、监委出台了《关于杞县‘万人助万企’九个一律问责的规定》,对落实活动部署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敷衍应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杞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郭凯说。
优化经营环境,发展信心提起来。“去年以来,我公司享受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1212.4万元,公司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红利,提振了公司做大做强杞县大蒜产业的信心与底气。”杞县潘安食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李高飞说。
今年1月至7月,杞县对企业新增减税降费2798.8万元。其中,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优惠207.3万元,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20.9万元,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158.9万元。
“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杞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企业,选派120名后备干部作为企业“首席服务官”,服务全县120家“四个50”企业、高新重点企业,涵盖一、二、三产,实现了“六个全覆盖”。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杞县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还加快优化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着眼当前和长远,把落实‘三个一批’和技术改造作为这次活动的关键点;瞄准产业链条,把延链补链强链作为这次活动的核心点;强化要素保障质量,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这次活动的落脚点,使广大企业和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说。(全媒体记者:汪少冲;通讯员:司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