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满足群众法治需求 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郭中昱报道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强政法机关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惠民通道 高效维权
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忧心事、烦心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法援中心畅通农民工、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对其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做到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指派,缩短办理时间,提高维权效率。4月以来,该中心共办理援助案件47件,受到群众称赞。
为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本领,该中心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利民工程,充分运用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8个公共法律服务站为主干、10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支撑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全区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并制定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考核办法》,向群众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高点站位 阵线前移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的法治观念,加大对法律援助这一民生工程的宣传力度,更好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到法治文化广场、居民社区、街道等地开展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医疗保障、扫黑除恶等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展板、设立咨询台等多种形式营造活动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向群众重点宣传了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与责任;现场还邀请了民间演出队在广场进行法治文艺汇演,将法治宣传与文艺节目融为一体,寓教于乐,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使得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法治意识,达到了预期的宣传目的。
化解矛盾 防范风险
该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在全区组织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稳定迎建党百年”专项活动。为确保活动效果,该局开展“送法进社区”“以案释法”宣传活动,普及人民调解知识,引导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自觉运用人民调解。各司法所坚持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村(社区)调解员贴近群众的地缘、人缘优势,主动与公安、民政等部门配合,对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拉网式排查。对于因违建拆除、婚姻家庭、损害赔偿等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纠纷,进行重点排查和防范。
加强教育 多措并举
为增强政法机关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从思想和行为上不断改造、充实、完善自我,服务社会,该局社区矫正工作中心组织开展定位核查、助农行动等活动。活动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带领社区矫正对象走进水稻乡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干农活,活动不仅培养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意识、服务意识,而且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