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周刊荟萃中州

开封手机报 05-11 21:20 责编:陶宋之 我要分享

  在全面抗战初期,随着平津及上海等地陷落,作家星流云散。当时主要的文化机构损失惨重,整个文坛显得异常寥落。能及时发出抗战声音的除了茅盾、巴金主编的《呐喊》外,其他文学刊物寥寥无几。但在沉寂的中原大地开封却有中共河南省委机关刊物《风雨》周刊异军突起,为抗战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主编之一王阑西回忆,当他1937年留日归来经过开封时,中原抗日运动正在猛烈展开。8月下旬,开封召开了一次河南文化界抗日救亡座谈会,有人主张创办一份以宣传救亡图存的统一战线性质的刊物,最终由嵇文甫提名,大家经过充分热烈讨论,决定创办名叫《风雨》的周刊。《风雨》周刊前后共出版二十七期,第一期至十五期为周刊,十六期以后改为五日刊。其中,第六期到十四期标题是集鲁迅先生遗墨,自十五期开始采用中共元老林伯渠先生的题字,同时主编也略作了调整。《风雨》周刊自1937年9月创刊到1938年5月停刊的9个多月里,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呼吁各阶层人士团结御侮,探讨保卫河南、保卫中国的救亡途径,成为中共河南省委发动民众、组织救亡的坚强喉舌,有力地配合了中心工作。

  1937年9月11日,《风雨》周刊第一次发行,便引发群众的热读,后来最多发行至1万份,其影响范围不限于河南,还传播至武汉、西安、苏北、山西、兰州、重庆、延安等地,成了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

  《风雨》周刊创刊号上这样写道:“谁都知道,全国上下一致奋起走上救亡战线是我们胜利的保证之一。在前线,我们需要飞机和大炮;在后方,我们同样需要文化武器。疯狂的日本军人毅然来屠杀我们、破坏和平、摧残文化的时候,我们就毅然起来抗战,为我们、为东亚、为全世界,担当起维护和平、保障文化、反帝反侵略的重任。为着上述天赋的使命。我们的《风雨》就匆匆的诞生了。”唱响了中原大地洪大的抗日歌声。

  1938年5月,日军在侵占徐州后,又继续沿陇海路向西进犯。在此形势下,《风雨》周刊依然艰难维持正常发行。直到日军占领兰封、考城后,西距开封不足百里,《风雨》编辑部编印好最后一期刊物,匆忙撤离。

  《风雨》周刊为河南抗日救亡运动史书写了重要一页。在抗战初期的救亡运动中,周刊发挥了巨大作用,动员了河南各界的抗日救亡群众,号召和组织了近千名青年学生到陕北、晋东南、竹沟一带的抗日部队,对河南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媒体记者:刘延超;通讯员:安宪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