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开放激活一池春水

开封手机报 11-25 05:28 责编:丁冠华 我要分享

res04_attpic_brief.jpg

日新月异的自贸区开封片区。 资料图片


11月6日,跟随自贸区开封片区组团前往上海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河南汴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在河南交易团采购需求发布暨现场签约会上签订了3亿元花生采购合同。该公司董事长吕波说:“近年来,开封市对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发展建设,让企业有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凭借自贸区开封片区特有的平台,我公司不仅成为省平行进口车领域的领军企业,还在医疗卫材用品进出口、农产品进出口、人工智能、5G商用等领域拓展业务。我公司就是开封市自贸区建设激发市场活力、激发企业动力的直接受益者。”

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挂牌,开封正式进入了“自贸时代”,八朝古都一跃站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

2017年5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自贸区开封片区调研。李克强称赞说,开封既不沿海又不沿边,但通过自贸区试验照样创出了一流经验。开封过去以“古”闻名,今天通过自贸区要以“新”出彩。

自贸区开封片区挂牌3年多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区建设“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的指示精神,“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打造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为抓手,以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为主线,围绕“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严约束、极优服务”的“四极”目标,奏响改革开放不止步“最强音”、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制度创新“试验田”

激发改革新动力

“以往申请企业注册登记需要至少跑4个部门、提交20多份材料,20个工作日才可以办理完成。如今在这里申办,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可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这对企业发展真是太给力了!”自2018年5月份开始,在自贸区开封片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的经营者,都对这里便捷的申办措施赞叹不已。

挂牌3年多来,自贸区开封片区形成了100多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美誉度的创新成果,并梳理提炼了24项成熟的改革经验分两批向全市复制推广。

直击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改变以往条框化、模式化的滞后制度,是自贸区开封片区创新改革的核心。

针对企业注册或扩大经营,需要提供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的几十种证件,

自贸区开封片区出台实施“二十二证合一”,开创了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多证合一”的先河,多家第三方评估机构都将其视为自贸区开封片区对全国改革作出的贡献。针对企业投资建设需要多部门、多程序、多环节的审批审核,自贸区开封片区出台实施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承诺制,由“先批后建”变为“先建后验”,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办理全流程时限由原来的超过180个工作日缩减至13个工作日以内。该措施先后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向全国推广。以往企业投资建设项目,需要单独做各类评勘、承担相应费用,自贸区开封片区实行区域整体评勘,各项评勘由政府统一购买并实施完成,结果适用于自贸区内全部投资建设项目,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区域整体评勘被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向全国推广。自贸区开封片区聚焦企业办事便利化需求,利用开封片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探索创新推出以社会信用代码为核心的“一码集成服务”,着力破解企业办事信息涉及平台多、企业办事不便利问题。“一码集成服务”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推广借鉴,实现了河南省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零”的突破。

自贸区开封片区从开始单一的行政审批改革到全方位“放、管、服”集成化、系统化改革探索,为加快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组织重构、流程再造和监管创新提供了模板和遵循,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2019年,自贸区开封片区营商环境世行指标前沿距离分数为74.3,全球模拟排名第43,比国内平均水平高3个名次,为我市2019年政务服务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18年以来,自贸区开封片区营商环境建设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蹚出了路子,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双月通报点评等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得到省委深改办、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省自贸办等部门高度肯定。2018年2月23日,我市召开转型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会议印发了《开封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50个市直单位的优化营商环境公开承诺书,向全市发布了自贸区开封片区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我市对自贸区开封片区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选取了88个创新经验及相关事例汇编成册,对“多证合一、一口受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一照多址”等13项较为成熟的创新案例进一步梳理,提请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作为第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

自贸区开封片区用制度创新倒逼全市各部门深层次改革,激发出了全市各单位自我改革的动力。

3年多来,全市各部门对标先进、争先创优、合力创新——市税务部门在全国首创“三网融合”综合办税、环保部门推出了环评审批全程“零跑趟”、发展改革部门实行区域节能评估、国检窗口推出“两证合一”改革和探索微信和视频协助办理业务、海关窗口推出“互联网+海关”……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我市一大批单位部门自我加压、自我革新,各种便企惠民政策纷纷出台实施,带动了全市营商环境制度的开放创新,为全市开放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企业汇聚“磁场洼地”

激发市场新活力

不沿边、不靠海的开封,如何将自贸区开封片区打造成为企业发展的“磁场洼地”?

市委、市政府依靠制度创新而非依赖优惠政策,将自贸区开封片区以打造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为定位、以百余项改革创新为支撑、以“企业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形成和实现了企业入驻发展的“虹吸效应”。3年多来,一批又一批企业落户自贸区开封片区。2017年4月,自贸区开封片区挂牌,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入驻企业突破3000家;2019年10月31日,入驻企业突破5000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自贸区开封片区入驻企业5817家,是挂牌前的32倍;辖区注册资本972.58亿元,是挂牌前的20倍。

大量优质企业的入驻,也逐渐形成了多元、系统的产业链。如今,自贸区开封片区孵化了全市仅有的两座税收超亿元楼宇,贸易、物流类产业发展迅速,累计入驻企业近2000家;汽车产业形成链条,获批郑开汽车及零部件外贸产业基地。奇瑞汽车河南生产基地成为全市第一个产值超100亿元企业;金融高地初具规模,河南自贸区首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豫资芯鑫、河南规模最大的小贷公司中原小贷、河南自贸区首家商业保理公司大河财立方等也陆续入驻自贸区开封片区。

在不断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完善基础上,自贸区开封片区激发出了市场新活力。

2019年,自贸区开封片区实现进出口总值186630.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25%,占全市的25.42%;出口总值154978.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43%,占全市的24.29%;带动全市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1.5%、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1.3%,跃居全省前列。

自2017年4月挂牌至今年10月底,自贸区开封片区累计注册资本978.19亿元、税收322150.8万元、利用外资60950.08万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0469.43万美元。今年前三季度,自贸区开封片区已完成税收87441万元。

今年3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第六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自贸区开封片区成为全国自贸区领域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唯一入选单位。这标志着市委、市政府对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建设,已经探索形成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标准实施有效性的后续管理”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链条,建立了服务标准化实施的有效模式。这不仅在全国树立了“开封标准”,也为我市打开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广阔市场。

文化产业国际化

开放发展新支撑

今年10月27日,位于自贸区开封片区的河南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和北京盈昌联合举办的“2020年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正式开拍。530余件参拍艺术品分4个专场在进行线下拍卖的同时,还通过雅昌艺术网、艺拍全球等线上渠道进行同步网络拍卖。这是我市文化产业实现“面向世界‘走进来’与‘走出去’”的具体表现。

国家赋予自贸区开封片区的9个功能定位中有5个与文化旅游相关,自贸区开封片区是全国18个自贸区58个片区中唯一一个文旅型自贸片区,文化产业国际化是自贸区开封片区的特色功能定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用好自贸区平台、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以改革创新强动能、对外开放促发展,推动自贸区开封片区加速文化产业化和产业国际化进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贸+文化”发展模式。

3年多来,我市第一个海外仓在阿联酋迪拜设立,建立了我市文化对外贸易海外“桥头堡”;开封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正式获批,为打造文化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提供了通道支撑;我市成功引入国内目前唯一一家由中宣部等国家九部委联合批准的国家级文化金融机构——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深圳文交所),其在自贸区开封片区设立的深圳文交所河南自贸区运营中心,是全国唯一的深圳文交所全牌照授权文化金融运营服务机构;为扩大人文交流合作,我市还成功举办首届开封国际文化金融与贸易论坛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展、“一带一路”中原文化全球巡展、首届金犀奖·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2019数字文化大会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11月,自贸区开封片区还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进一步壮大了自贸区开封片区的文化发展平台,为自贸区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

今年1月22日,市政府出台《加快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开封片区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对自贸区开封片区发展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切实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四方面进行明确,为自贸区开封片区的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建设目标。《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在自贸区开封片区谋划推进10个创新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国际化文化项目,建成运营10个业态集聚、功能提升的国际化文化创意园区,培育引进10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市场主体,力争实现文化贸易总额突破100亿元,国际文化专业人才达到1000名,初步建成1000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在《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还出台了《加快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支持政策》,从财政支持政策、投资与融资政策、人才政策、土地及租房政策、艺术品交易与文化贸易政策5个方面给予奖励,支持自贸区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准引导下,自贸区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蓬勃向上。今年以来,片区一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省首家外资控股公司设立的演出经纪机构,取得全省首张外资控股演出经纪机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自贸区开封片区成功签约我市境内首支文化产业基金——河南自贸区文化产业基金;今年7月29日,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正式开仓运营,成为我市打造国内国际艺术品交易的核心载体、艺术品交易“双循环”的重要平台,也为自贸区开封片区持续探索艺术品交易领域各项突破、制度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必要载体。

市委、市政府选准改革突破口、探索开放新路径,为推动自贸区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国际化迈上新台阶打下决定性基础。

3年多来,自贸区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国际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自贸+文化”发展之路、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不仅为开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支撑,还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新支撑。截至今年10月30日,自贸区开封片区文化、科技及相关类企业达3919家,占企业总数的66.84%;文化、旅游及相关类企业达2093家,占企业总数的35.7%。其中,文化及相关类企业3274家,占企业总数的55.84%;科技及相关类企业1842家,占企业总数的31.42%;旅游及相关类企业190家,占企业总数的3.24%。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当前,市委、市政府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要求,奋力开启“以古闻名、以新出彩”新征程,以自贸区建设高质量带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全媒体记者 王寅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