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韶蔚:住进群众心里的“驻村第一书记”
初秋时节,天气微凉,在尉氏县小陈乡靳老村的辣椒基地里,10多个村民正忙得热火朝天。地头上有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人,鞋子上的湿泥与他的气质显得“格格不入”。他叫贾韶蔚,是靳老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别看贾书记没种过地,但想法不简单,这片辣椒地都是他带领大家种起来的。”还没等贾韶蔚自己介绍,靳老村党支部书记靳留现就将村里的情况和盘托出。
靳老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559户、21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2018年7月,在该县疾控中心工作的贾韶蔚,被组织派遣到靳老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对于他来说,驻村第一书记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称呼,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放心,贫困户靠着扶贫的好政策大部分都已经脱贫,你上任只要做好日常工作和走访就行。”领导的这番话,让贾韶蔚心里有了底气。
“有了好的扶贫政策,下一步要考虑如何带领百姓持续增收致富。像靳老村这样离县区比较偏远的地方,出路还是在发展特色产业。”贾韶蔚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村民及贫困户们却打起了退堂鼓,在他们眼里:种地不如外出务工挣钱。
正在这时,乡政府筹划建立本土的特色产业基地,贾韶蔚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建立本村的辣椒基地,并与省农垦协会合作,由对方免费提供辣椒苗及技术指导并签订保底回收协议,这让村民及贫困户彻底放下担忧,纷纷跟着种了起来。
在贾韶蔚及村“两委”的带头下,流转过来50多亩土地。从栽苗到田间管理,贾韶蔚亲力亲为,遇到技术难题就立即联系技术人员,请求指导。他几乎每天都要到田地里管理辣椒,一蹲就是半天。半年下来,辣椒基地里的辣椒长得又快又好,几乎没有倒伏和病虫害。
“我每年都会摘辣椒,活也不累,几个人说着笑着干着,轻轻松松就挣几十元,多时能挣到100多元。以前要到别的村找活儿干,今年在自家门口就能务工,方便得很。”贫困户吴凤英回忆起前段辣椒丰收时采摘辣椒的情景,依然很兴奋。
据贾韶蔚说,来基地采摘辣椒的大部分是贫困户,他们在忙完自家农活儿后再来这里务工。虽然今年辣椒行情不是太好,但贫困户采摘一天下来差不多也能挣百十来元。这对于那些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不能出去打工的村民和贫困户来说,采摘辣椒既照顾了家里,又增加了收入,同时还坚定了他们依靠双手致富的信心。
贾韶蔚用真心、真情、实干诠释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靳老村正在由一个贫困落后村,“破茧成蝶”,成为“红旗村”“明星村”。(全媒体记者:朱朝星;通讯员:李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