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笙笛融雅韵 豫籍音乐人携专利乐器惊艳沪上

河南手机报 贾文斌  通讯员 郝辛磊

2025年10月22 - 25日,2025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展览面积14万平方米,汇聚28个国家及地区、1700家海内外企业,是链接海内外市场的音乐文化盛会。

民族乐器展区,一曲清亮又浑厚的旋律响起,引众人目光至一展台。“纵调文于雅笛,留神思于和笙”,此典故在展会上有了鲜活注脚。由河南省郑州市市民毕雅思发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司马武当题名的专利乐器“双管笙笛”,因创新融合传统器乐获好评。微信图片_20251025213806_14_62.jpg

毕雅思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生、2019年河南体育艺术“一校一品”优秀指导教师,有演奏与教学经验。他深知传统乐器魅力,也发现常规乐器在音准、和声上的局限及对音乐启蒙初学者的阻碍,遂钻研新型乐器。经数年探索试验,“双管笙笛”2018年初具雏形,2023年获两项专利。微信图片_20251025213745_10_62.jpg微信图片_20251025213751_11_62.png

该乐器精妙在于实现“笛之雅”与“笙之和”的统一。其采用双管结构,吹嘴连通两个独立腔室,每个音孔植入专属簧片,借助自由簧原理,保证音准精准稳定,为科学音位排列提供可能。演奏时,既能奏单旋律,又可奏和声,突破传统单管乐器表达边界。微信图片_20251025213756_12_62.jpg

在上海国际乐器展现场,“双管笙笛”演奏演示成焦点。其音色兼具清亮与浑厚,操作简便,令参会者眼前一亮。资深器乐从业者评价,它延续传统器乐文化基因,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应用痛点,在专业演奏和音乐启蒙领域前景广阔。

毕雅思谈创作初衷,希望以乐器为桥梁传播中国传统音乐魅力。产品迭代上,将借鉴经验升级簧片材质与管身工艺,提升音色层次感与乐器耐用性。推广布局上,对接音乐教育机构开发分级教材,参与国内外专业展会,与海外从业者交流合作,还联合创作者挖掘其与中原文化关联,打造演奏作品,让这一创新成果奏响更多“好声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