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向海而生 驰入港口新时代
河南手机报 张昆鹏 王正星 通讯员 雪兰
作为对接我省“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周口市加快构建“公铁水空”四位一体、高效联运交通体系,充分发挥港口功能,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努力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展现新作为、新贡献。
“这里是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轧钢车间,成品钢材装车以后出了厂区,3分钟就可以到达沈丘的港口码头......”
凭借独特的水运优势,安钢产能置换项目落户在周口市沈丘县。今年6月,一期一步工程炼钢连铸热试投产,成为周口首个投产运营的大型工业项目。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赵德义:“就是看中了周口市临港经济的区位优势,预计可降低运输成本30%左右,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沈丘众恒港的码头上,一车车满载钢材、石料的货车正在排着队准备卸车,这些货物将沿着沙颍河继续向下转运到全国各地。沈丘众恒港董事长王文涛:“我们运输的话下游到太仓、到安徽,然后我们通过沙颍河穿过淮河到到长江,然后再出海,周口是中心港,我们这是属于沈丘的作业区,码头定位是一个的建材类的码头。”
“从沈丘港一路向上,沿着沙颍河就来到了周口中心港的码头上......”
周口中心港集散的货物有国内的粮食、建材、工业原料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豆、小麦和原木,丰富的货物种类得益于周口中心港的内联外通功能。周口港区码头运营办主任段传奇:“我们有大广高速的互通立交,离我们1.2公里,还有我们的宁罗高速互通立交,然后我们铁路专用线即将进港口,这样就形成多式联运的一个平台。”
中心港设计以集装箱装卸为主,规划建设东、中、西三个作业区,77个千吨级泊位,是全省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大港。货物集散辐射到了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河南水投兴洲港务公司有限公司副总冯爱军说:“随着周口多式联运逐步完善,周口港的货物吞吐量呈倍数增长。今年1-11月份周口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3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500标箱,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12月1号,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周口调研时强调,要争做河南面向东南沿海的开放桥头堡。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周口港区打造多式联运枢纽、河南经贸“出海口”,为中原对接“一带一路”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将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窗口。
省委常委、周口市委书记安伟:“按照楼书记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要做大做强临港经济,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要由边缘思维变成前沿思维,我们整个这个临港经济的顶层设计,谋划,工作推进都要按照东向发展,东向融入进圈入链这么一个思路,去整体谋划和布局,要加强战略合作,特别是与宁波港、上海港这些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的这些大的港口这个战略合作,来做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啊,来加密货运通道,来大力的发展我们的现代物流业,来形成我们新的运力和运能,能够实现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