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做好“四篇文章”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驻马店市扶贫办 05-25 15:38 责编:刘晓帆 我要分享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驻马店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指示要求,坚持以做好“巩固、预警、长效、提质”四篇文章为抓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接续推进脱贫乡村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聚焦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巩固”文章。一是保持主要政策稳定。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保持过渡期内现行主要帮扶政策稳定,持续发挥金融帮扶、光伏电站等带动增收作用,常态化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科学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项目,让政策措施逐步扩大到全体农户,做到投入不减、政策不变、成效不降,实现共同致富。二是保持工作队伍稳定。按照“平稳有序”的原则,做好机构职能的调整优化。强化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优化调整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市县结对帮扶等制度。继续对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目前,全市5个中直定点扶贫单位,35个省直定点扶贫单位,124个市直定点扶贫单位,1141名驻村第一书记,1745个驻村工作队,全部在岗在位开展帮扶。三是落实扶贫项目资金保障。认真做好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下达和拨付工作,及早发挥扶贫资金效益。精准对接项目库项目,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加快扶贫项目落地见效。2021年,全市已按程序入库项目3199个,资金48.82亿元。已下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13亿元,其中,提前批次中省财政资金5.92亿元、市级财政资金1.21亿元,已全部下达到县区。

  二、聚焦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预警”文章。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管理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扎实做好“两类人群”返贫和致贫风险消除标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市“两类人群”实施精准摸排识别、针对帮扶和精准风险消除等措施。一是在精准识别程序上。坚持“两类人群”摸底标准,以基层干部走访掌握户家庭实际情况和农户申请为基础,通过开展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部门间数据比对程序后,将确定为监测对象的相对困难人口,录入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截至目前,全市共纳入监测“两类人群”10206户34179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4573户15127人、脱贫不稳定户5633户19052人。二是在动态管理帮扶上。全面落实脱贫不稳定户“四个不摘”和边缘易致贫户帮扶工作要求,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积极落实技能培训、发展产业、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公益岗位、防贫保险等帮扶政策,并落实帮扶责任人,坚决杜绝新致贫返贫。三是在“两类人群”风险消除上。严格规范履行程序,经入户核实、村级民主评议、两类人群签字认可、村级公示、乡级公示、县级审核公告后,对拟消除风险人员在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标注返贫风险和致贫风险消除;风险消除后,坚持政策措施连续稳定,继续保持常态化日常监测。截至目前,全市已纳入系统监测的“两类人群”中,共消除风险8044户27130人,占比78.82%。

  三、聚焦抓好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做好“长效”文章。一是狠抓产业带动增收。持续发挥产业扶贫项目效益,因地制宜完善配套设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调整利益联结方式,发挥全市扶贫龙头企业和带贫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县有地方特色、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业有主体带动、管有风险防控”的产业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已投入资金6.1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636个,实现10.25万户脱贫群众发展产业,户均稳定增收2300元以上。二是狠抓就业带动增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充分发挥现有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等92393个扶贫岗位,及时帮助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用足用好以工代赈等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转移就业31.33万人,有效满足贫困劳动力务工需求。三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针对已建成的1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因地制宜发展安置点周边配套产业,优化提升就业帮扶服务,以公益岗位、扶贫车间等形式,多渠道促进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已全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落实社区管理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实现就业增收,切实做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四、聚焦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做好“提质”文章。明确财政专项资金可以用于非贫困村建设,统筹推进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开展全方位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加大力度清理畜禽粪污、废弃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保持村庄环境整洁。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3.5万吨,清理村内坑塘6890口、沟渠 4800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03万吨。二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市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农村低收入群体受教育机会和教育水平持续提高;持续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群众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慢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6.26%。三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巩固提升已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补齐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抓好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市已脱贫村绿化覆盖率达33.4%,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了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4%,实现了脱贫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愿改尽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