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2025河南非遗潮玩季·双面科技非遗艺术展启动

双面新生 映照千年 2025河南非遗潮玩季·双面科技非遗艺术展启动

《 河南日报 》( 2025年10月23日 第 06 版)

  2025河南非遗潮玩季活动现场照片。

  从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哲学,到汴绣双面异色异形的极致巧思,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创新”的注脚。今日,科技正成为传承与焕活古老非遗的全新媒介。

  10月20日至10月26日,2025河南非遗潮玩季·双面科技非遗艺术展在郑州新文化地标亳都·新象盛大举行。本次双面艺术展以“豫见科技非遗另一面”为主题,在亳都·新象的“城、街、巷、院、景”中,赴一场河南非遗的时空之约。这片扎根商代都城遗址核心的土地,既留存着青砖灰瓦的古韵,也生长着现代商业的活力,而小米正以影像为桥,让非遗在这份古今交融中真正焕发新生。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继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汴绣代表性传承人王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任凯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李赛等出席2025河南非遗潮玩季启幕仪式及主题非遗对话活动,共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谈。

  五千年中华文明正面是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背面是一脉相承的创新精神。古代双面非遗技艺源于工艺创新的内在需求,而现代非遗同样需要“双面”并举——既要守正,也要出奇。任凯歌表示:“窑变之妙,在于对不确定的创造性把握,而手机双面形态的创新,正将这份钧瓷的奇妙窑变展现在掌中。”王玲则结合联展壁纸谈道:“汴绣双面绣讲究‘针下藏巧’,而科技让这份巧思突破了布料的局限,走进了年轻人的日常。”小米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毕超超也说道:“手机双面新形态既是技术创新,更是对传统文化中‘辩证共生’智慧的现代呼应。”

  这场对谈不仅探讨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更聚焦于科技如何为非遗注入新的时代活力。李赛认为:“非遗的传承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和科技力量扩大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张继中也举例说:“可以将木版年画的二十四节气与手机结合起来,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触达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米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与本次双面艺术展的主旨不谋而合,希望可以用小米17 Pro系列的双面新形态,把钧瓷的窑火、汴绣的丝线、皮影的灵动、年画的吉祥,变成每天解锁手机时的‘文化小确幸’。”

  从钧瓷的釉色正反到手机的双面屏幕,从木版年画的刻版阴阳到影像技术的光影捕捉,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证明:创新始终是文明传承的核心密码。这是一次科技与人文的握手,是当代创新精神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次深情回望。我们期待在亳都·新象与您共同见证,非遗如何在科技的映照下,焕发出全新的、动人的生命力。

  (本栏文图由小米河南提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