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义马市 文明实践润心田(高质量发展“县”睹为快)

义马市 文明实践润心田(高质量发展“县”睹为快)

《 河南日报 》( 2024年12月05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本报通讯员 谢淮钰

  “自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了钢琴室,我学习弹钢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2月3日,说起在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学习经历,已经退休的方凤霞赞不绝口,“我们不仅经常组团来练习,而且来这里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

  吹拉弹唱、挥毫泼墨、锻炼身体……在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钢琴室、书画室、舞蹈室、图书室、健身室和戏曲室等8个功能室让市民们闲暇时有了好去处。

  如今,义马市已经构建了1个中心、7个所、35个站的三级网络架构,让文明实践阵地完成了全覆盖。

  有了阵地,文明实践就扎下了根。“每逢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节点,实践站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也热闹了起来。”苗元社区居民茹星化深切感受到了社区的变化。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今年以来,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月共有90余个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社会团体等参与,累计举办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3万余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所、站为圆心,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高速路上帮助货车司机搬运散落货物、为河南人正名的义马市活水义工志愿者协会,活跃在大街小巷、各个志愿服务现场的义马黎明脚步志愿者……来自义马的志愿服务故事不断“出圈”,感动了整座小城。

  “大爷大娘看这边,微笑一下,照片出来效果更好看。”日前,摄影师张春光在常苑社区、前进社区为老人拍摄照片。“夕阳光影 定格幸福”是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培育的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邀请专业摄影师给老人免费拍摄照片。

  自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后,义马市不断充实志愿服务队伍,动员更多专业人士、假期返乡大学生、社区能人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在已有的10支常态化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还打造了23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各个单位也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成立若干志愿服务队,形成了“1+10+23+N”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从志愿服务迈向理论宣讲,是文明实践的延续与升华。

  该市结合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实际需求,优化重组了义马市“古驿新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同时将“古驿新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与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队伍有机结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采取“理论宣讲、互动教学、线上展示”等形式,分组深入基层,面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把党的理论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心窝里”。

  今年以来,义马市累计举办了900余场理论宣讲活动,3万余名群众参与其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践者说

  文明之花处处开,满庭芬芳抚人心。义马市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结合社区特色,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和模式,实现群众参与、群众共享、群众受益,推动形成受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良好态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义马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义马市委书记 袁锐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