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在园区用尽“余热”
《 河南日报 》( 2024年10月31日 第 07 版)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长,动力电池加速进入“退役”高峰期。
新乡市东源汽车报废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东源”)已做足迎接这一高峰期准备。2021年,新乡东源结束以人工为主的拆车历史,从县城南环搬进循环经济园区,年处理报废车能力从3000辆提升到50000辆。
“搬家用了8000万元,升级符合新能源汽车拆解要求的车间又追加投资2000万元。”新乡市东源汽车报废回收有限公司经理张泽斌却说:“这两项对我们来说投资很大,但我们心里有底。”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退役”后仍然大有可为。退役后的电池容量在20%—80%之间时首选梯次利用,重组后用于低速电动车领域,还可用于储能、通信基站、路灯或者移动电源,直至退役后的电池容量降低到初始容量30%以下,仍可以拆解、破碎、分选、冶炼,提取出贵金属、塑料等。
广东鲲鹏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将进入延津县循环经济园区,打造锂电池梯次利用新阵地,让退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发挥余热。
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中鑫”),具备年处理废旧锂电池10万吨、年提取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国内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锂电循环产业基地。
张泽斌坦言:“一辆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在200公斤左右,我们一年就算拆满5万辆车,河南中鑫处理起来也游刃有余。”
河南中鑫从退役动力锂电池中提取锂元素再生成电池级碳酸锂后,剩下的磷酸铁渣,目前在多数地区被当作一般固废处置,但在延津县循环经济园区,磷酸铁渣能被“吃干榨净”。
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局局长王祝威介绍:“我们新引进一家企业,可以从磷酸铁渣中提取出化工原料磷酸盐和氧化铁,预计每年可创造6000万元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