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一场奇妙的垃圾变形记(记者调查)

一场奇妙的垃圾变形记(记者调查)

《 河南日报 》( 2024年10月31日 第 12 版)

  □本报记者 李运海 本报通讯员 张海军 王博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提起垃圾,人们想到的是污染环境,如何处理垃圾一向是个难题。然而,在卢氏县,垃圾成了抢手的资源,变成紧缺的能源,垃圾不仅能发电供热,生产建筑用的骨料和砖块,还能提炼油脂。

  今年以来,卢氏县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全面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成分、收、运、处为一体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4004平方公里的卢氏城乡大地山清水秀、洁净如新。

  10月29日,记者走进卢氏县城镇和乡村,采访这里在垃圾处理方面的新探索、新做法。

  变形:“圾”不可失

  走进卢氏县顺天环卫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5个大型车间宽敞明亮,互通便利,总控制室大屏幕显示建筑、生活、餐厨及焚烧炉渣的实时处理运行情况,各个车间生产有序。3辆35吨大型移动储能车正在装储热蒸汽,准备运到数公里外的开发区企业;当天刚出厂的5万块再生砖即将销售外运。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餐厨垃圾30吨,年处理建筑垃圾20万吨,实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垃圾处理再生利用技术国内领先,开创了全国县级城市垃圾处理的‘三个首家’,目前还是三门峡市各县区建成投运的首家垃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处理厂。”卢氏县城市管理局局长骆伟军介绍。

  卢氏县顺天环卫科技有限公司是按照循环经济产业园设计建设的。目前是全国首家使用日处理150吨的小型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技术,全国首家在小型炉排炉中采用“脱硫脱硝+选择性催化+布袋除尘”这一国际领先工艺的烟气处理系统,全国首家采取三厂(建筑、生活、餐厨垃圾处理厂)联建、协同处理、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的垃圾处理模式。

  在该公司展销大厅,利用垃圾生产的垃圾再生砖等商品样本琳琅满目,仅再生砖就有灰玉、中国红等17种颜色20多种形状、规格。公司计划新上生物质发电及余热利用项目,实现一体化运营、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把垃圾“吃干榨净”。

  变革:见“圾”而动

  卢氏县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有232个村、39个社区。驱车穿行,目之所及,山明水净、空气清新。“不单是县城,就是在农村,要想看到垃圾,很难!”卢氏县城市管理局农村垃圾治理办公室主任刘章军说。

  走进乡村,道路村巷十分整洁,最为亮眼的是遍布村头户旁的分类垃圾桶、铁皮垃圾箱。黑红两色、成对摆放的垃圾桶实行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不超过5户就有一对,全县摆放了2万对;3立方米铁皮垃圾箱,全县放置2600个,平均每村有10个以上。

  与户、村相配套,卢氏县在61个中心村附近,建设了地埋桶式垃圾中转站。依据服务半径和居住人口,每个中转站设置6个左右的地埋桶。全县配备76台勾臂车,将铁皮垃圾箱运至中转站;配备8台25吨压缩式全封闭垃圾专用运输车,巡查式转运至卢氏县顺天环卫科技有限公司。

  这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配套设施由县财政投资4600万元建设的,是2023年全县“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高水准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则列入2024年全县“十件民生实事”。

  如何深化?卢氏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全县19个乡镇城乡环卫清扫保洁、垃圾转运、公厕管理、绿地河道步道保洁划分为2786个单元网格,分作城区周边、南山、北山3个片区,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标。最终,三个片区分别由山西、广东、河南的三家公司中标运营。

  “马路是洗出来的,而不是扫出来的!”卢氏县坚持道路每天人工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洒水抑尘作业6次至8次。定期开展清理“牛皮癣”小广告集中整治行动,利用夜间对人行道、绿篱、行道树、办公楼等定期逐段冲洗,确保每一寸道路、每一座建筑见本色、显真颜。

  变化:无“圾”可寻

  “爱护村容村貌就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做到一尘不染、明亮洁净。”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党支部书记鲁彦玲说。作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坪村有13个村务员专门负责环卫工作,每月发放700元工资;为了彻底做好环卫工作,村里又从光伏发电收益中拿出资金,聘请了20多位保洁员。

  在卢氏县,乡镇、县直机关干部都有自己的保洁区域,县领导和干部职工身穿红马甲,到街头巷尾、河边绿地捡拾垃圾成为山城最为亮丽的风景。

  为解决环卫工人“上班早、吃饭难”的问题,卢氏县政府牵头、工会、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出资,依托城区10个早餐店实行“一卡通”。环卫工人每天早上可就近选择早餐店优先免费就餐,保证每人每天一个鸡蛋。早餐店还自发约定环卫工人免费喝汤,营业期间免费供应开水、提供休息。很多名环卫工人说:“我们一定把地扫干净。”

  山川由净到绿、大地流芳,河流清泉喷涌、碧波荡漾。卢氏县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4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三季有花、四季皆景。卢氏县洛河大桥断面、淇河上河断面、鹳河三道河断面3个国控点水质常年达到二类地表水标准,洛河城区段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幸福黄河”,卢氏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