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北海街道:打造招商强磁场 培育新质生产力
《 河南日报 》( 2024年10月30日 第 06 版)
□霍咏梅
2024年以来,济源北海街道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企业和项目落地。
10月28日,走进刚刚装修竣工的济源北海优生态科技中心,高端大气、简约时尚、处处彰显科技智能的景象映入眼帘。该项目是济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项目代表,由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8亿元。项目一期以科技创新研发为支撑,打造机器人共享工场、机器人租售中心等五大业务板块;二期致力于打造济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空天和低空经济产业园。
北海街道办主任栾科介绍,该项目入驻后,不仅能优化北海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也将提升智能机器人及培训、人工智能相关比赛项目的发展。“对于济源AI人才培养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提升都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深圳优必选项目的落地,是北海街道以良好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为促进优质项目落地,该街道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助企实效,从项目签约到投产,充分运用“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发挥服务企业“联络员”、惠企政策“宣传员”、助企纾困“化解员”的作用,实行全链条推进、全周期服务、全过程管控,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开辟绿色通道,彻底打通了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截至9月底,北海街道助企干部已帮扶企业35家,助企干部入企次数100余次,分类建立动态台账,收集并解决水电、道路等问题20余个。先后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银企对接会、政策宣传等活动10余次,多次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士“送政策进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为辖区企业开展专题宣讲,对企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实现了惠企政策的精准直达。同时通过支持企业发展、推动政策落地、强化要素保障和创新驱动等助企活动,切实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并推动企业持续提档升级。
此外,北海街道还积极推行“济源营商‘码上’服务”执法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规范化执法水平,增强了企业和商户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主动靠前优化营商环境,在“网上办”“掌上办”“点单办”“上门办”等方面加大力度,持续擦亮“争当店小二,环境再优化”的服务品牌。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该街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至目前,共开展招商活动71次,其中请进来51次,走出去20次。参加重大招商洽谈会2次,先后赴长沙、重庆等地参加了第六届物流与供应链平台发展年会暨网络货运高端论坛、第十三届中博会、2024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目前已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50%。
一路走来,笔者看到,北海有色金属仓储物流园一期建设投入6577万元,主体即将竣工,年底可投入使用;优生态科技中心中原总部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科技体育中心和机器人租售中心建设,近期投入使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街道“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的“签约一批”项目共计7个,包含省平台4个、市平台3个。目前,5G+智慧医养平台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北海仓储物流园区项目第二批专项债申请资金2900万元,已顺利通过国家审核。
良好环境加上优质服务,助推该街道的各项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状态。今年1月至9月份,该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095万元,同比增速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62万元,同比增速4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599万元,同比增速13.8%;批发业销售额总量完成98.4亿元,零售业销售额总量完成6.4亿元。
北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小娟说:“将继续升级服务,加强项目‘招引、履约、投产、运营’全周期服务保障,让更多优质项目在北海迸发生机与活力,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