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今日发射
《 河南日报 》( 2024年10月30日 第 04 版)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
据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记者 李国利 刘艺)我国瞄准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
10月29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会上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我国瞄准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2025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林西强介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任务
将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
据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记者 孙鲁明 王雪冰) “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29日召开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神舟十九号乘组将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的“太空格物”主题,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生长蛋白晶体的结构解析、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等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预计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
“后续,我们将以规划为指导,进一步聚焦关键核心问题,强化科学目标与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有机融合和衔接,为航天强国建设和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林西强说。
乘组
两名“90后”航天员将梦圆太空
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记者 李国利 高玉娇)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乘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其中,航天员宋令东、航天员王浩泽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航天员王浩泽为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
10月29日,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进展
2025年计划实施3次飞行任务
据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记者 孙鲁明 孟融) “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工程全线正在全面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29日召开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正按计划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相关地面试验,先后完成了飞船综合空投、着陆器两舱分离、火箭芯一级三机动力系统试车、YF-75E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等大型试验,保障上述生产试验的一批地面设施设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林西强介绍,载人前的飞行试验和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科学研究目标和配套载荷总体方案基本确定,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研制建设。
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实施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天舟九号3次飞行任务,还将继续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年度飞行任务标识,也将启动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